[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侧扰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1024.X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0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何慧;余燕龙;周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佛吉亚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侧扰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侧扰流板。
背景技术
侧扰流板,位于后背门后挡风玻璃的两侧,尾翼的下方。该零件属于外饰件,对其表面质量要求非常高,与环境件间的配合要求也相当高。侧扰流板是由表皮(高光零件)和骨架(硬胶与软胶双色成型)两者装配而成。现有的侧扰流板装配在车身上,尖角处与钣金件和后挡玻璃的间隙过大,面差超差,不能满足装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侧扰流板。它能有效解决侧扰流板尖角与后挡玻璃和钣金件的间隙过大、面差超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一种新型侧扰流板,它包括骨架本体及蒙在骨架本体上的表皮,表皮尖角,骨架本体的边缘设置有软胶,其特征在于表皮的背面设置有多个焊接骨位,骨架本体的背面设置有与表皮上的焊接骨位相对应的安装孔,安装孔旁边设置有与焊接骨位相对应的骨架本体上焊接骨位,骨架本体背面上的第一金属簧片安装处的安装面整体降低0.6mm,骨架本体背面上的第二金属簧片安装处的安装面整体降低1mm。
在上述方案中,焊接骨位和骨架本体上焊接骨位为焊接片。
在上述方案中,每个靠近表皮尖角的焊接骨位处设置有三条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金属簧片安装处的安装面相应降低,有效解决了侧扰流板与钣金件和后挡玻璃间的间隙过大、面差超差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表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表皮和骨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表皮,2、表皮尖角,3、焊接骨位,4、软胶,5、骨架本体,6、骨架本体上焊接骨位,7、安装孔,8、第一金属簧片安装处,9、第二金属簧片安装处,1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做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图1至图3可知:一种新型侧扰流板,它包括骨架本体5及蒙在骨架本体5上的表皮1,表皮尖角2,骨架本体5的边缘设置有软胶4,其特征在于表皮1的背面设置有多个焊接骨位3,骨架本体5的背面设置有与表皮1上的焊接骨位3相对应的安装孔7,安装孔7旁边设置有与焊接骨位3相对应的骨架本体上焊接骨位6,骨架本体5背面上的第一金属簧片安装处8的安装面整体降低0.6mm,骨架本体5背面上的第二金属簧片安装处9的安装面整体降低1mm。第一金属簧片安装处8的安装面整体降低0.6mm,第二金属簧片安装处9的安装面整体降低1mm,这样能有效的解决了装车时侧扰流板与钣金件和后挡玻璃间的间隙过大、面差超差的缺陷。
所述的一种新型侧扰流板,其特征在于焊接骨位3和骨架本体上焊接骨位6为焊接片。
所述的一种新型侧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每个靠近表皮尖角2的焊接骨位3处设置有三条加强筋10。加强筋10增强了表皮尖角2处的焊接骨位3的强度,有效解决了因表皮尖角2变形引起表皮1与骨架本体5装配焊接时的应力过大而造成表皮尖角2处的焊接骨位3处断裂、脱落的缺陷。
装配时,将表皮1的焊接骨位3扣入到骨架本体5的安装孔7内,然后将表皮1的焊接骨位3与对应的骨架本体上焊接骨位6焊接牢固。
其它未经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佛吉亚汽车内饰有限公司,未经东风佛吉亚汽车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10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导向环的履带张紧装置
- 下一篇:整体式聚双环戊二烯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