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瓶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1143.5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8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龙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瓶 充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具体是一种汽车电瓶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推广使用,汽车电瓶作为汽车动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充电安全和寿命受到普遍的关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瓶充电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电瓶充电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Q、三极管VT1、蓄电池组E、继电器J、电阻R1、电位器RP、按键开关K和电容C1,按键开关K一端分别连接AC交流电一端和继电器J触点J-1,按键开关K另一端分别连接继电器J触点J-1另一端和变压器T线圈L1,变压器T线圈L1另一端连接AC交流电另一端,变压器T线圈L2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1、电阻R5、电阻R6、继电器J线圈和二极管D2负极,变压器T线圈L2另一端连接整流桥Q引脚3,整流桥Q引脚2分别连接电阻R1、电容C2和三端稳压器U1输入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3正极,三端稳压器U1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2、电容C1和三极管VT1基极,电阻R2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一端,三极管VT1发射极连接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另一端和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1负极连接蓄电池组E正极,所述三极管VT1集电极通过电阻R3连接三极管VT2基极,三极管VT2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6另一端和三极管VT3基极,三极管VT3集电极分别连接继电器J线圈另一端和二极管D2正极,三极管VT3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发射极、蓄电池组E负极、电容C1另一端、电位器RP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3负极和整流桥Q引脚4。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端稳压器U1型号为LM317。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组E额定电压为24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电瓶充电电路电路结构简单,有过充自动断电功能,成本低,体积小,使用寿命长,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电瓶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汽车电瓶充电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Q、三极管VT1、蓄电池组E、继电器J、电阻R1、电位器RP、按键开关K和电容C1,按键开关K一端分别连接AC交流电一端和继电器J触点J-1,按键开关K另一端分别连接继电器J触点J-1另一端和变压器T线圈L1,变压器T线圈L1另一端连接AC交流电另一端,变压器T线圈L2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1、电阻R5、电阻R6、继电器J线圈和二极管D2负极,变压器T线圈L2另一端连接整流桥Q引脚3,整流桥Q引脚2分别连接电阻R1、电容C2和三端稳压器U1输入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3正极,三端稳压器U1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2、电容C1和三极管VT1基极,电阻R2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一端,三极管VT1发射极连接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另一端和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1负极连接蓄电池组E正极,所述三极管VT1集电极通过电阻R3连接三极管VT2基极,三极管VT2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6另一端和三极管VT3基极,三极管VT3集电极分别连接继电器J线圈另一端和二极管D2正极,三极管VT3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VT2发射极、蓄电池组E负极、电容C1另一端、电位器RP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3负极和整流桥Q引脚4。
三端稳压器U1型号为LM317。
蓄电池组E额定电压为24V。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请参阅图1,三端稳压器U1为VT1基极提供基准电压,继电器J实现开关K自锁和自动断电,当接上蓄电池组E后,按动K,电源指示灯D3点亮,同时J得电吸合,K被其触点J-1自锁,充电开始,此时由于蓄电池组E欠电,VT1截止,VT2也截止,它们对VT3无影响。当蓄电池组E电压充至24V时,VT1饱和导通,VT2也导通,VT3基极电压下降而截止,J失电释放,J-1断开,充电停止,指示灯D3熄灭。通过调节RP1还可对不同电压的蓄电池组充电,电路中的二极管D1是隔离二极管,可防止蓄电池组E反向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11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