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推进式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1278.1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5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吕根卫;叶欢;汪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大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22 | 分类号: | F02C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进 涡轮 螺旋桨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推进式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背景技术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是利用燃气工作使螺旋桨旋转产生拉力来推动飞机前进的一种动力装置。请参阅图1,传统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为前拉式布局,主要由拉力螺旋桨15、进气口2、套装转轴系统外转筒螺旋桨轴12、减速器13、低压压气机16、高压压气机17、燃烧室系统6、高压涡轮18、低压涡轮19、排气口14、套装转轴系统外转筒20和套装转轴系统内转轴21组成。
当前方空气进入发动机的进气口2后,首先受到低压压气机16的压缩,再受到高压压气机17的进一步压缩,进入燃烧室系统6后与喷入的燃油一起混合燃烧,燃烧产生的高压燃气首先冲击驱动高压涡轮18转动,高压燃气继续向下游流动,速度略为降低后冲击驱动低压涡轮19,驱使套装转轴系统内转轴21转动,经减速器13由螺旋桨轴12端输出,这时降低转速后最终驱使拉力螺旋桨15转动产生飞行所需的前向拉力。
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工作开始时,低压压气机16和高压压气机17分别由启动系统驱动,到达规定转速后启动系统分别自动分离,此时高压压气机17可由高压涡轮18通过套装转轴系统外转筒20返回驱动,低压压气机16可由低压涡轮19通过套装转轴系统内转轴21返回驱动。
相比于活塞式发动机,传统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具有功率大、功重比大;稳定性好、噪音小、工作寿命长、维修费用低、速度高等优点,广泛用于各类飞行装置。但传统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也存在如下缺点:
1)因涡轮转动速度很快,如直接驱动螺旋桨将造成桨叶叶尖部分的速度很高,有产生激波的可能,在涡轮与螺旋桨之间必须要有减速器来降低螺旋桨转速使其叶尖端不要超过音速。这种减速器的负荷重、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作为发动机整体的一个部件,将增加一部分较大的重量;
2)为了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燃气能量、提高发动机的效率,通常采用了机体内特殊的套装转动系统设计方案,即将高压涡轮和低压涡轮返回驱动高压压气机和低压压气机的设计方案,在结构上比较复杂,制造难度较大,成本随之增加;
3)发动机内部转动部件较多,如轴承零件在高速运转所造成的发热问题和高温高速燃气气流的内部流动所带来的高温一般是依靠增加一个外置的润滑降温系统或设备,这将给发动机增加了一部分额外的重量;
4)套装转动系统设计方案造成结构上的复杂性导致了传统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在小尺寸、轻重量的设计、制造指标上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通常成功设计和生产的发动机产品体积和重量较大,无法应用到受空间和重量限制的飞行器上;
5)受到螺旋桨效率的影响,发动机的适用速度不能太大,一般要小于900km/h,只能应用在中低速飞机或对低速性能有严格要求的巡逻、反潜或灭火等类型飞机中;
6)与其它中低速飞行器的动力装置相比,如活塞发动机,在性价比上还不占优势,难以进一步开拓广泛的应用市场。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前拉式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推进式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前拉式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缺陷,而提出一种新型的推进式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避免采用机体内套装转动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案,直接经减速器驱动螺旋桨,形成“推进式”布局,简化结构设计、降低制造难度;尽量优化结构设计、降低发动机全系统的总重量;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降低发动机的成本,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推进式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包括燃气发生分系统、燃气导向分系统、减速分系统、推力螺旋桨11,其中该燃气发生分系统安设在发动机前部,该减速分系统安设在发动机后部,该燃气导向分系统安设在燃气发生分系统与减速分系统之间,该推力螺旋桨11固定在螺旋桨轴12的后端,该螺旋桨轴12前端安设在前述减速分系统的后部,形成推进式布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大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大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12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的气缸套
- 下一篇:一种转叶式高效消声空气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