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工程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1281.3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3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曦;刘秋丽;龚正净;陈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旭建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06 | 分类号: | E04G1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工程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模板,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工程模板,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的工程模板,一般以钢模板、木模板、铝模板等为主要材料,接触混凝土并控制预定尺寸,形状、位置,模板工程在混凝土施工中是一种临时结构,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需要拆除。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结构单一,没有美感,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工程模板,可以做为墙体的底模,在其上浇注混凝土后,通过胚体的咬合及钢筋的连接,与混凝土连成一体,做为建筑物外墙。此模板不需要拆卸,可在工厂大批量生产。同时,利用ALC板材具有木材的可加工性能,可以在ALC板材上进行深加工,例如加工成条纹,格纹,砖纹等不同的花纹样式,充分满足人们对建筑物外观的要求。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新型工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模板包括ALC单元板、预制混凝土板以及设置在ALC单元板和预制混凝土板之间的连接钢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ALC单元板上设置有ALC板材凹块,所述ALC板材凹块的深度为ALC单元板厚度的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ALC板材凹块为倒梯形或者矩形或者正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ALC单元板内设置有ALC板内钢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设置有混凝土预制板内钢筋,所述连接钢筋同时连接ALC板内钢筋与混凝土预制板内钢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ALC单元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的ALC单元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和粘结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ALC单元板的厚度为150mm以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整个结构设计巧妙、紧凑,并且使用方便;2)该技术方案以ALC做为模板,一般做为混凝土预制件的底模,板材和板材通过槽口咬合,拼接成模板,同时,在ALC基材上,通过预留凹块,其凹块内外露的钢筋与即将浇注的混凝土预制板内的配筋,进行连接,然后,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满足吊装运输安装要求,即可运往工地进行安装;3)该技术方案克服了传统预制混凝土结构立面造型单一的缺点,NALC板以其非富的花纹装饰效果,如砖纹板,格纹板,条纹板,石材复合板,大大丰富了立面造型,提升了建筑物的美感,同时,NALC以其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解决了PC结构不保温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ALC模板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侧视图;
图3为ALC板与混凝土预制板的连接
图4为模板断面示意图
图中:1、单块ALC板,2、预制混凝土板,3、ALC板体凹块,4、ALC板内钢筋,5、
混凝土预制板内钢筋,6、连接钢筋,7、粘结剂,8、密封胶,9、混凝土,10、ALC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认识和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一种新型工程模板,所述工程模板包括ALC单元板1、预制混凝土板2以及设置在ALC单元板和预制混凝土板之间的连接钢筋6,所述ALC单元板1上设置有ALC板材凹块3,所述ALC板材凹块的深度为ALC单元板厚度的1/2。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ALC板材凹块3为倒梯形或者矩形或者正方形;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
参见图1—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ALC单元板1内设置有ALC板内钢筋4,所述预制混凝土板2内设置有混凝土预制板内钢筋5,所述连接钢筋6同时连接ALC板内钢筋4与混凝土预制板内钢筋6;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
参见图1—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ALC单元板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一般为多个,具体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相邻的ALC单元板1之间设置有密封胶8和粘结剂7;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旭建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旭建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12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