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表面贴装的插式被动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2157.9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5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隋中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勤(宜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 | 分类号: | H01L23/49;H01L23/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被动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式被动元件,特别是一种能表面贴装的插式被动元件。
背景技术
插式被动元件,是相对于插式主动元件来说的,指不影响信号的基本特徵,仅令讯号通过而未加以更动的带引脚的电路元件。最常见的有直插式电阻、直插式电容、直插式电感等。传统的插式被动元件可用于大功率电路中,但由于插式被动元件均带有引脚,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先在电路板上正确插好插式被动元件的引脚,然后再焊接。因此,只能人工操作,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无法提高,而且得到的线路板组件体积较大。
随着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及表面贴装(SMT)技术的普及,对表面贴装电子元器件需求越来越多,插式被动元件也是如此。但表面贴装(SMT)技术主要针对的是片式元件,适用于小功率电路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表面贴装的插式被动元件,不仅保留了插式被动元件相对于贴片式器件可以面向大功率电路应用的优势,又综合了贴片式器件在电子组装、制造过程中加工方便快捷、可减小电子产品体积的特点,从而最终实现自动化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表面贴装的插式被动元件,包括插式被动元件,插式被动元件设置在壳体内,壳体一端未完全封闭,插式被动元件上的引脚向前弯折并伸到壳体外,壳体外前端面、后端面和下端面设有连通的凹槽,引脚固定设置在凹槽中,下端面上的凹槽中的引脚底部突出于壳体的下表面,并使插式被动元件与壳体内表面保持间隙。
所述的下端面上的左右两侧横向对称设有凸起。
所述的在下端面上的凹槽中的引脚底部突出于凸起的下表面。
所述的壳体为长方体或正方体。
所述的壳体由绝缘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能表面贴装的插式被动元件,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带引脚的插式被动元件外设置壳体,从而实现了将传统的立式插式被动元件变成了一个可供贴片机操作的表面贴装器件,将带引脚的插式被动元件由原来的插入式焊接变成了贴片式焊接,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2)、通过将带引脚的插式被动元件的引脚置于壳体外,使直插式元件实现贴片式焊接,从而既保留了直插式元件相对于贴片式器件可以面向大功率电路应用的优势,又综合了贴片式器件在电子组装、制造过程中加工方便快捷的特点。
3)、该元件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插式被动元件1,壳体2,凹槽3,引脚4,前端面5,后端面6,下端面7,凸起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能表面贴装的插式被动元件,包括插式被动元件1,插式被动元件1可为带引脚的电阻、电感或电容等,插式被动元件1设置在壳体2内,壳体2一端未完全封闭,插式被动元件1上的引脚4向前弯折并伸到壳体2外,壳体2外前端面5、后端面6和下端面7设有连通的凹槽3,凹槽3在前端面5、后端面6和下端面7上为水平段或竖直段凹槽,引脚4固定设置在凹槽3中,下端面7上的凹槽3中的引脚4底部突出于壳体2的下端面7,并使插式被动元件1与壳体2内表面保持间隙。伸到壳体2外的引脚4一方面可以作为插式被动元件1的焊接点,另一方面可使插式被动元件1固定在壳体2内,并与壳体2内表面保持间隙。而下端面7则作为贴片机的吸取面,可实现将插式被动元件快速而准确的贴装在焊盘上。
如图2或3所示,所述的下端面7上的左右两侧横向对称设有凸起8。由此结构,方便后续将该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时观察焊接情况,避免虚焊、假焊。
如图3或4所示,所述的在下端面7上的凹槽3中的引脚4底部突出于凸起8的下表面。由此结构,焊接方便。
如图4所示,所述的壳体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由此结构,方便贴片机操作。
所述的壳体2由绝缘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勤(宜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兴勤(宜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21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转换模块
- 下一篇:一种细节距钎料柱凸点互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