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种苗饵料的投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2527.9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8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樊联民;周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龙科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2 | 分类号: | A01K6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种苗 饵料 投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改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产种苗饵料的投喂装置。
背景技术
活体饵料生物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动物幼体期的理想饵料品种,在目前的水产育苗生产中,一般通过收集活体饵料生物,然后将活体饵料生物向育苗水池均匀泼洒来实施投喂。
由于饵料生物都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和较强的趋光性、附壁性或底栖性等特点,它们在作为饵料生物投喂时,经常会聚集在培养池的局部区域,个别区域高密度的饵料生物群体势必导致鱼苗等水产种苗向这些区域高度集中,导致该区域产生缺氧、水产种苗的互相残杀而引起水产种苗的大量死亡;饵料生物的不均衡分布,导致大部分区域成为饵料真空和水产种苗真空地带,造成培养空间的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种苗饵料的投喂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产种苗饵料的投喂装置,该投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圆球形,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圆孔,若干所述圆孔均匀的排布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内部中空呈腔体,所述壳体外包裹筛网袋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卡合缝合连接或卡槽缝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筛网袋套采用的是尼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采用的是PE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相邻所述圆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饵料生物集聚于每个球形壳体中,使其通过筛网孔均匀释放到苗种培育水体中,可以较好地保障大部分苗种都能摄食到饵料生物;可以根据每个培育池的苗种数量和密度,合理投放饵料球数量,确保苗种分布的均衡性,避免局部密度过大引起的缺氧和互相残杀导致的大量死亡;通过球体将饵料生物的活动空间进行了有效压缩,减少了饵料生物的运动消耗,也避免了饵料生物的无序扩散,提高了饵料被捕食的效率,避免了饵料生物的资源浪费;生物球外表的筛网网目可以根据种苗的摄食规格进行随时更换,可有效阻止少量大型捕食性饵料生物对种苗造成的伤害。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投喂均匀、提高水产养殖产量、降低饵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产种苗饵料的投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壳体、2-圆孔、3-筛网袋套。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产种苗饵料的投喂装置,该投喂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呈圆球形,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连接,所述壳体1上设有若干圆孔2,若干所述圆孔2均匀的排布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壳体1内部中空呈腔体,所述壳体1外包裹筛网袋套3。将饵料生物集聚于每个球形壳体中,使其通过筛网孔均匀释放到苗种培育水体中,可以较好地保障大部分苗种都能摄食到饵料生物;可以根据每个培育池的苗种数量和密度,合理投放饵料球数量,确保苗种分布的均衡性,避免局部密度过大引起的缺氧和互相残杀导致的大量死亡;通过球体将饵料生物的活动空间进行了有效压缩,减少了饵料生物的运动消耗,也避免了饵料生物的无序扩散,提高了饵料被捕食的效率,避免了饵料生物的资源浪费;生物球外表的筛网网目可以根据种苗的摄食规格进行随时更换,可有效阻止少量大型捕食性饵料生物对种苗造成的伤害。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投喂均匀、提高水产养殖产量、降低饵料的浪费。
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卡合缝合连接或卡槽缝合连接。使其连接紧密,不易开裂。
所述筛网袋套3采用的是尼龙材料制成。
所述壳体1采用的是PE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
相邻所述圆孔2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装置由一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圆孔2(图1中标示的圆孔仅为部分示意图)的PE材质球体组成,球体由大小两部分拼合而成,在球体的外面根据需要包裹着不同网目的尼龙筛网。在实施饵料生物投喂时,将收集且浓缩了的卤虫、桡足类等饵料生物注入圆形球体中,根据饵料生物大小和水产种苗对饵料生物的适口性,选择15目至60目范围内合适的尼龙筛网包裹在饵料球体外面,将球体放入水产种苗培育水体中,让其悬浮于不同的水层中,在同一水产种苗培育池中,可根据需要投放若干个饵料生物球。
卤虫、桡足类等饵料生物通过球体圆孔,从尼龙筛网孔目中钻出,水产种苗会汇集于每个饵料生物球体的表面进行摄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龙科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龙科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25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净水的过滤盒改良结构
- 下一篇:一种鱼塘投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