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家居电子节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2803.1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7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桥;冷俊儒;王冠然;沈博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金桥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家居 电子 节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电子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讯、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在家庭产品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按拟人化的要求而实现的。智能家居还可以定义为一个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结构化布线技术、无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普通家居相比,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能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但是,现有灯光都是普通开关进行控制的,使用不方便,不能节省电力,不符合智能化家居发展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电子节能系统,以解决传统灯光控制不节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家居电子节能系统,包括:光敏电阻、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单片机、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和灯;其中,光敏电阻、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分别接入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的输出引脚接入单片机的输入引脚;单片机集成有灯光控制电路,灯光控制电路与灯串联,用于控制灯的运行状态。
利用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家居电子节能系统,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为基础,利用单片机进行处理,以控制灯的运行状态,当房间有人或房间灯光亮度不够时,系统控制灯自动点亮或慢慢变亮,省去了黑暗中摸开关的麻烦;当房间无人时,系统控制灯自动熄灭,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家居电子节能系统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检测处理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片机的电路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光敏电阻1、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4、单片机5、灯6。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家居电子节能系统的逻辑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家居电子节能系统,包括光敏电阻1、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4、单片机5和灯6。光敏电阻1用于感应环境光的强度;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和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用于采集人体信号,判断在各自的探测区域内是否有人;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4用于将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和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3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所识别的数字信号;单片机5用于分析处理接收到的信号,在单片机5内集成有灯光控制电路,灯光控制电路与灯6串联,用于根据单片机5的命令控制灯6的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包括灯的开关的亮度。
光敏电阻1、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接入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4形成信号检测处理电路。图2示出了信号检测处理电路的电路图。光敏电阻、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接入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形成的信号检测处理电路同理可得,故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距离较远,可以设置在房间内的任意位置,用于检测房间内是否有人,而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距离较近,设置在床边,用于检测人是否在床上。
由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只对波长为10μm(人体辐射红外线波长)左右的红外辐射敏感,所以除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不会引发探头动作。探头内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因此探测器无信号输出。一旦人体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从而输出检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金桥,未经吴金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2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KNX协议一体式智能控制场景开关
- 下一篇:一种LED灯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