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电镀铝合金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3707.9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6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斌;林仙明;林平;林信福;田勇;孙晓鸣;林申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00 | 分类号: | B60B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卜永利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铝合金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轮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
背景技术
轮毂是用于支撑轮胎的汽车零件,它支撑在轮胎内侧并与汽车车轴相固连。也就是说,紧固螺栓穿过轮毂端部的安装盘与汽车车轴或车体相固连,从而使得轮毂与汽车车轴或车体相固连。目前传统的轮毂均为合金或者不锈钢材制成,这种轮毂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随着行驶过的路面以及环境的不同会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以及刮擦,这样给轮毂的使用寿命造成了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车辆的安全也有了相应的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腐蚀、耐刮擦,使用环境广泛且使用寿命长,同时夜间行车安全性更高的仿电镀铝合金轮毂。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包括轮辋、轮辐、安装盘,安装盘设于轮辋一侧的中部,安装盘与轮辋之间通过轮辐连接,轮辐的一端固定于安装盘上、另一端固定于轮辋的内环壁上,所述轮辋、轮辐以及安装盘的表面上均由内向外设有底漆预喷涂层、仿电镀涂料喷涂层,底漆预喷涂层厚度为0.2mm~1.5mm,仿电镀涂料喷涂层的厚度为0.1mm,轮辐设有五根,五根轮辐沿安装盘均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盘上与每个轮辐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轮辐之间的安装盘反面上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轮辐的相邻边之间的凹槽的边上设有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槽的弧度为99°~10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槽的弧度为99.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两相对的边之间的夹角为7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凹槽的相邻边互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孔设于相邻凹槽之间的安装盘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辐的边均向内侧凹设形成弧形边,弧形边的弧度为0.8°~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在轮辋、轮辐以及安装盘的表面上均由内向外设置底漆预喷涂层、仿电镀涂料喷涂层,使得轮毂整体的稳固性更好,合格率较高,耐腐蚀、耐刮擦,使用环境广泛且使用寿命长,同时采用了仿电镀涂料喷涂层,使得夜间行车有灯光照射在轮毂时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光,能够提醒车辆注意相应的安全距离以及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使得行车的安全性更高;金属感强,亮度佳,附着力好,具有极佳的仿电镀效果,耐化性能特别好,性质稳定;同时具备很好的环保优势,所得产品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而且相对来说,成本极低,经济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仿电镀铝合金轮毂,安装盘10设于轮辋11一侧的中部,安装盘10与轮辋11之间通过轮辐12连接,轮辐12的一端固定于安装盘10上、另一端固定于轮辋11的内环壁上,轮辋11、轮辐12以及安装盘10的表面上均由内向外设有底漆预喷涂层、仿电镀涂料层。
轮辐12设有五根,五根轮辐12沿安装盘10均布,轮辐12的边均向内侧凹设形成弧形边,弧形边的弧度b为0.8°~1°。安装盘10上与每个轮辐1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栓孔13,相邻轮辐12之间的安装盘10反面上设有凹槽14,凹槽14的两相对的边之间的夹角c为72°,相邻凹槽14的相邻边互相平行,螺栓孔13设于相邻凹槽14之间的安装盘10上。相邻轮辐12的相邻边之间的凹槽14的边上设有弧形槽。其中弧形槽15的弧度a为99°~100°,优选弧形槽的弧度a为99.6°。对上述的弧度以及角度的限定,有利于提高本产品相应的承受压力的强度以及相应的刚性需求,对于车辆在赛车或者急速行驶、刹车、漂移等各种驾驶环境中能够承受更大的力度,能够很好的保证车辆的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跃岭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3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的防鸟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芯片卡固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