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5642.1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2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琦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输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患者通过输入氧气,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不同原因引起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治疗方式,适用于具有呼吸系统疾病影响肺活量、心肺功能不全、肺部充血、各种中毒、昏迷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以及手术前后大出血休克、分娩时产程过长或胎音不正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一次性输氧管,通常是采用胶布固定于鼻翼,时间一长,有的患者鼻周围皮肤出油、出汗导致胶布松动或固定不牢,易发生脱管,影响氧疗效果,造成氧气浪费,产生安全隐患。由于管体较硬,长期输氧患者压迫鼻翼,容易造成局部皮肤发红、水泡、破溃、压疮等。有的患者对胶布过敏,只能用手拿着输氧管输氧,坚持时间短,达不到持续氧疗的效果。有的患者自行拔管,医护人员不好掌握准确的用氧时间、血氧改善情况。还有一种外加松紧带的吸氧管,将松紧带拉至脑后固定,时间长了,面部容易形成压痕,造成皮肤破裂。并且氧气从氧气罐出来到达患者鼻孔的时候,氧气温度会比较低,对一些重症患者仍然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且输氧管的过滤能力差,还不具备消毒功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能否设计一款舒适可靠的输氧管成为很多患者家属关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呼吸内科用输氧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包括出气管和氧气输入管,所述出气管的上端设有两个球囊,所述球囊下方的出气管的外侧设有膨胀囊,所述膨胀囊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附管和测压管,所述附管的下端设有充气装置,所述测压管的下端设有测压装置,所述氧气输入管的上端与出气管的下端连接,氧气输入管上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缓冲腔,加湿腔和消毒腔,所述缓冲腔内设有缓冲球,所述缓冲球上开设有若干缓冲孔,所述加湿腔内设有若干加湿球,缓冲腔与加湿腔之间的氧气输入管外侧套设有右加热器,所述消毒腔内部下端设有过滤膜,消毒腔的内部还设有紫外灯,所述紫外灯的外侧设有密封防护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球囊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气管为U型管,两个球囊分别位于U型管的左右两个上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球囊,降低了对鼻粘膜的冲刷力度,保护鼻粘膜不受损伤;通过设置膨胀囊对管体实现内部固定,避免了对表面皮肤的压迫,固定可靠,防止因病人活动造成的脱管现象;膨胀囊采用弹性模量很低的乳胶或橡胶材质,与鼻腔柔性接触,避免对鼻腔造成损害;通过测压装置测量通入气体的压强,使膨胀囊保持一定的压力,保证固定牢固且避免压力过大造成损伤,设有缓冲腔,可以对氧气进行缓冲,降低氧气的冲击力,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设有加热器和加湿腔,可以对氧气进行加湿和加热,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设有消毒腔,采用过滤和消毒双重结构设计,消毒效果好,安全性高,设有流速控制咬板,病人服药时将流速控制咬板含在口中,当药液流速过快时,可以适当咬住流速控制咬板以控制药液的流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所述出气管1的上端设有两个球囊7,所述球囊7下方的出气管1的外侧设有膨胀囊2,所述膨胀囊2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附管3和测压管5,所述附管3的下端设有充气装置4,所述测压管5的下端设有测压装置6,通过设置球囊7,降低了对鼻粘膜的冲刷力度,保护鼻粘膜不受损伤;通过设置膨胀囊2对管体实现内部固定,避免了对表面皮肤的压迫,固定可靠,防止因病人活动造成的脱管现象:膨胀囊2采用弹性模量很低的乳胶或橡胶材质,与鼻腔柔性接触,避免对鼻腔造成损害;通过测压装置6测量通入气体的压强,使膨胀囊2保持一定的压力,保证固定牢固且避免压力过大造成损伤。
所述氧气输入管17的上端与出气管1的下端连接,氧气输入管17上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缓冲腔8、加湿腔11和消毒腔13,所述缓冲腔8内设有缓冲球9,所述缓冲球9上开设有若干缓冲孔10,可以对氧气进行缓冲,降低氧气的冲击力,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所述加湿腔11内设有若干加湿球12,缓冲腔8与加湿腔11之间的氧气输入管17外侧套设有加热器18,可以对氧气进行加湿和加热,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所述消毒腔13内部下端设有过滤膜16,消毒腔13的内部还设有紫外灯14,所述紫外灯14的外侧设有密封防护罩15,采用过滤和消毒双重结构设计,消毒效果好,安全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琦,未经徐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5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