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箱除水消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5656.3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2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泳金;唐庆勇;温树强;李德军;邓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威纳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B01D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肖爱华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箱 水消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箱除水消泡装置。该装置适用于液压润滑泡沫处理的场合。
背景技术
润滑油箱是很多工业设备里的储油设备,储油箱内油品的品质直接决定润滑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效果,大部分润滑油箱只有回油过滤功能或回油挡板,而经过设备润滑点回油的油品,除了带回摩擦副内的杂质以外,油品里还掺和着大量的空气和水分,即使在油品中含有抗泡剂等多种添加剂来防止空气和水分,但是比如钢铁和造纸等恶劣工况下,使很多润滑油内的水分和空气都达到过饱和状态,一般的挡板功能无法排除大量的水分和空气,而水分和空气的存在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现有的消泡装置效率低,使一部分水分和泡沫随油液进入下一步处理单元。
大量的密集气泡随回油流回到油箱之后,如果没有足够的静置时间供其分离,就会再次随油品被泵装置吸入。在泵装置内产生“气蚀”现象,显著增加油泵噪音,严重的会产生振动,导致系统噪音超标,密封失效,装置寿命下降等严重后果。
气泡在油品中的存在形式,可以视为气泡以颗粒形式在油品中形成的悬浮液状态。因此快速消除油品中存在的气泡和水分,是目前众多用户所面临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润滑油箱一般只有回油过滤功能或回油挡板,过滤的精度不高,而挡板只能增加油品的流动时间,无法彻底分离油品中的水分和空气,只有经过静止由于油品,水的密度不同,才能造成分离,但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般的停机时间无法满足技术要求,及时分离了,溶解在油品的中的水分和空气也无法析出,在设备运行中仍然会到达摩擦副表面。
现有国内使用的一些消泡装置,把过滤重心寄予挡板或遮挡物上,其中一类消泡装置就是在挡板上加工若干孔,当含泡沫的油液经过这些孔时,就会被孔的毛刺刺破。这类的消泡装置使用效率非常低,而且经常使一部分泡沫随油液进入下一步处理单元,造成后续处理单元高负荷,高能耗,易损耗,造成浪费,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另外,一些场合为了保证油品质量,在润滑站旁会增加离线的净油设备,这样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也无法保证在设备运行中排除水分和空气。而且净油机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种价格不菲的固定资产投资,无疑也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的油箱除水消泡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油箱除水消泡装置,它包括两组折流板组,这两组折流板组略微倾斜,互成一定角度,形成正V字形;每组折流板组由若干层折流板相互叠加固定成一体;上下相邻两块折流板之间留有一定间距,使相邻折流板之间形成若干通道;每块折流板横截面呈波浪形,包括若干波峰和若干波谷。
进一步地,每组折流板组中,若干层折流板通过双头螺杆相互叠加固定成一体,双头螺杆两端固定在上、下固定框板上。
进一步地,上下相邻两块折流板之间设有隔套,还可设垫片。
进一步地,在上固定框板上装有吊耳,在下固定框板底部装有槽钢。
进一步地,折流板用具有亲油而不粘油的材质如薄铝板等制成。
进一步地,折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X,10°≤X≤20°。
进一步地,所述正V字形的夹角为Y,140°≤Y≤160°。
进一步地,上下相邻两块折流板之间的间距为55mm~60mm。
上述消泡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折流板具有波峰和波谷,这样在波峰和波谷形成斜板分离,增加了接触面积,改变了油液的运行轨迹,改变了油液在板材之间的行进速度,时而快,时而慢,增加了含泡沫的油液的碰撞,改变了传统油、泡沫的分离机理,从而提高了分离效率。当含有泡沫的油液,进入到固定成一体的折流板组后,流经折流板的波峰和波谷,改变了油液的运行轨迹和行进速度,含泡沫的油液在折流板组之间的波峰和波谷不断碰撞,此时油液里的泡沫在撞击过程中被刺破,油液在折流板上大量聚集,迅速浮到消泡装置的表面,达到油、泡沫和水分分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油箱除水消泡装置,是一种机械结构,放置在油箱内部回油区域,通过该机械结构的特殊设计,可以排除油品的空气,加速油品中水的分离速度,从而减少油品中水分和空气的溶解,尽快排出空气和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威纳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威纳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56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