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5942.X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7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昌辉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宇峰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除油装置,用于油烟中的除油。
背景技术
现有油烟机的除油方式,多数是在抽油烟的风机箱前设置金属网格,来粘附和滤过油烟中的油雾微粒子,但是,没有在抽油烟的风机箱后面对油雾作进一步的收集,容易造成油雾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有必要研发新的除油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油装置,用作除油烟设备内的补充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除油装置,用于设置在抽油烟机的风机箱(即蜗壳形箱体)与排烟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装置是由底板、顶板和围板构成的一个多边形或有弧线的空箱体,包括: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箱的排风口连接;以及出风口,与所述排烟管的入风口连接;所述进风口的管口为圆形或矩形,该管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出风口的管口为圆形或矩形,该管口的中心轴线不与所述进风口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也不通过空箱体的几何中心点或重心点;所述出风口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进风口的中心轴线不相交。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油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出风口是以任意的空间角度设置的,即出风口的角度(相对于空箱体)可以是水平、垂直或倾斜向上和向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油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的空箱体的底板和围板附有电加热装置和或夹层冷却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油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的空箱体的底板最低点装有排污的小孔和阀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油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的空箱体内装有喷头,喷头外端接输液管和加压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油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的空箱体内装有悬垂的针状物,以增加集油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油装置的进一步特征,所述的空箱体内壁装有或涂有不沾油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油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制作方便,能利用油烟的特性和发生碰撞的特点,有效地将油烟中的油液微粒收集,除油效果好,风力损失较小,且基本无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油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油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油装置安装在常规抽油烟机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油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用于设置在抽油烟机的风机箱(即蜗壳形箱体)与排烟管之间,该除油装置是由底板、顶板和围板构成的一个多边形或有弧线的空箱体1,包括:进风口2,与所述蜗壳形箱体10的排风口12连接;以及出风口3,与所述排烟管4的入风口连接。进风口2的管口为圆形或矩形,该管口的中心轴线与出风口3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出风口3的管口为圆形或矩形,该管口的中心轴线不与进风口2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也不通过空箱体1的几何中心点或重心点,所述出风口3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进风口2的中心轴线不相交。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油装置作为一个部件被安装在常规的抽油烟机中。该款油烟机具有离心风机蜗壳形箱体10,其内装有电机风轮13。蜗壳形箱体10的进风口11与集气罩20的出气口21相接,蜗壳形箱体10的排风口12与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进风口2相接。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出风口3与排烟管4相接。
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空箱体1的底板最低点可装有排污的小孔和阀门,且空箱体1内壁可装有不沾油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油装置具有以下设计特点和有益效果:
(1)进风口的管口中心轴线与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出风口不能正对着进风口,因此,吸入的油烟不会直接从风机箱进入排烟管,而是先进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油装置的空箱体内,在该空箱体内发生碰撞而达到收集油微粒子,否则,油烟只会直接通过,无碰撞发生而不能达到收集油微粒子的效果。
(2)出风口的管口中心轴线不通过空箱体的几何中心点或重心点,也就是,出风口在空箱体的位置是不居中的。发明人经过实验表明,如果将出风口居中设置,空箱体内的气流很容易变为紊流(乱流),造成风压损失较大,集油烟效果也不好。
(3)出风口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与进风口的中心轴线不相交,否则,虽有碰撞除油效果,但风力损失较大,且噪声较大。而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结构碰撞除油效果显著,风力损失较小,且基本无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昌辉,未经马昌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59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