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级过滤式污水回收再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6988.3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8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范钧;钱永良;陈剑;魏巍;杨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港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461;C02F1/52;C02F1/28;C02F1/4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过滤 污水 回收 再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过滤式污水回收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越来越短缺,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面源污染加剧,加上缺少适用和节能的治理技术,污水管网和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等,成为我国新农村和城市化建设的障碍之一。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保护水资源,节能减排,势在必行。现有的污水处理一般将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但是这部分水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进一步处理达到杂用水标准后,可广泛用于灌溉、绿化、保洁、冷却等多个领域,可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级过滤式污水回收再生系统,用于对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使之成为可再利用的中水,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级过滤式污水回收再生系统,包括有通过管道依次相连通的污水收集池、重金属脱除池、微电解池、混凝池、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超滤装置及再生水收集池,重金属脱除池带有重金属脱除剂添加装置,微电解池内设置有铁碳微电解填料过滤层,混凝池带有混凝药剂添加装置。
该多级过滤式污水回收再生系统的运行流程如下: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首先进入污水收集池,积累到一定的储存量后进入重金属脱除池进行重金属的脱除,脱除重金属的污水再进入微电解池,微电解池内的铁碳微电解填料过滤层在污水中会形成无数个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产生1.2V的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还能促使污水中的很多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对于有色废水还能破坏其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进一步氧化成Fe3+,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絮凝活性,能大量吸附污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经过微电解池电解处理后的污水继而进入混凝池,与加入的混凝药剂充分混合(使污水中的杂质发生凝聚与絮凝),混合了混凝药剂的污水再依次进入多介质过滤器与活性炭过滤器中进行过滤,至此污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被截留,然后污水进入超滤装置,超滤装置利用其加压膜分离技术对污水进行进一步过滤,得到中水(再生水),中水由再生水收集池收集待用。中水的使用范围很广泛,可用于厕所冲洗、园林农田灌溉、城市绿化、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等。
进一步地说,在所述的重金属脱除池与混凝池内均设置有由减速电机驱动的搅动叶轮,以促进污水与重金属脱除剂、混凝药剂的混合,提高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级过滤式污水回收再生系统能够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很好地转化成达标的中水(再生水),处理过程合理、效率高、成本低,得到的中水可广泛用于灌溉、绿化、保洁、冷却等多个领域,可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节约宝贵的淡水资源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水的流向)。
图中:1.污水收集池2.重金属脱除池2-1.重金属脱除剂添加装置3.微电解池3-1.铁碳微电解填料过滤层4.混凝池4-1.混凝药剂添加装置5.多介质过滤器6.活性炭过滤器7.超滤装置8.再生水收集池9.搅动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级过滤式污水回收再生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通过管道依次相连通的污水收集池1、重金属脱除池2、微电解池3、混凝池4、多介质过滤器5、活性炭过滤器6、超滤装置7及再生水收集池8,重金属脱除池2带有重金属脱除剂添加装置2-1,微电解池3内设置有铁碳微电解填料过滤层3-1,混凝池4带有混凝药剂添加装置4-1。
在重金属脱除池2与混凝池4内均设置有由减速电机驱动的搅动叶轮9,以促进污水与重金属脱除剂、混凝药剂的混合,提高过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港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港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69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