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齿圆柱齿轮毛坯精密锻造成形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7754.0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6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旺;赵玉琳;韩海河;潘海江;高扬;王丽霞;车佃忠;宫显宇;王志国;陈海鹏;王培吉;尚利平;谢志强;霍威;王文清;车奇楠;闫利军;李英华;金广山;冯静玮;杨军;庄志强;武络;胡小刚;刘俊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一机集团富成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14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张少华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齿轮 毛坯 精密 锻造 成形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齿圆柱齿轮毛坯精密锻造成形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齿形和内孔的直齿圆柱齿轮毛坯的锻造成形模具,属于锻造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包括齿形在内(钢制)齿轮毛坯在现代锻造生产中,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用途已有较多的锻造加工成形工艺,对于大中型齿轮锻造成形,多数需要较多工序甚至对坯料进行不同温度的多次加热才能最后完成全部成形工作。由于精密锻造齿轮毛坯对毛坯表面质量和局部(齿形部位)加工余量(小于0.5mm)尺寸公差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又要锻制出心部通孔,决定了其毛坯成形时的较高要求。
本实用新型发明是对于一个中等大小带有齿形和内孔的直齿圆柱齿轮毛坯,采用预制坯后经所设计的组合模具一次完成锻造成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预制坯后经所设计的组合模具一次完成锻造成形的直齿圆柱齿轮毛坯精密锻造成形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模体、上模成型块、下模切刀、下模成型块、下模齿形成型块、下模模体、下模应力圈、下模顶杆、下模星形架,其特征是:下模成型块外形与下模齿形成型块滑动配合,下模成型块的孔与下模切刀滑动配合;下模切刀与下模模体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设计合理的锻造成形模具和相应的工艺,实现了齿轮的内孔和齿形一次成形。在模具结构上,设计成了同时具有冲孔和闭式挤压成形的复合模具,有效减少了锻造加工工序,同时也避免了最后冲孔等多工序给成形齿轮毛坯造成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模体1、上模成型块2、下模切刀3、下模成型块4、下模齿形成型块5、下模模体6、下模应力圈7、下模顶杆8和下模星形架9。下模成型块4外形与下模齿形成型块5滑动配合,其孔与下模切刀3滑动配合;下模切刀3通过内六角螺钉10与下模模体6紧固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原坯料预成形后的中间坯料,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完成齿轮毛坯的锻造成形。中间坯料是通过另一模具在一次加热后获得的。采用中间坯料的目的是为得到与终锻下模腔相吻合的结构,为终锻成形进一步做好结构和尺寸上的准备。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坯料加热到始锻温度后,在压力机滑块的第一次行程中,通过预制坯模具完成中间毛坯成形工作;将中间毛坯上下翻转180°放入本实用新型的下模模体型腔内,下模切刀3(也是切断中间毛坯连皮的切刀)进入中间毛坯的盲孔中,并对中间毛坯起到定位作用,在压力机滑块第二次行程中,在上、下模模体闭合时,根据位置关系,首先由下模切刀3和上模成型块2内孔组成的冲孔结构完成对预锻件中间连皮的冲除,在上模继续下行过程中,由上模成型块2、下模成型块4、下模齿形成型块5及下模切刀3构成的封闭型腔完成对剩余中间毛坯的体积成形。完成终锻件的成形后,压力机返程,在上下模分开的同时,成形的齿轮毛坯件在设备下顶料机构的作用下,分别通过下模星形架9、三根均布在下模模体内的下模顶杆8对下模成型块4向上顶出,最后将锻件顶出模具。留在上模成型块2内孔中的预锻件中间连皮自然脱落,完成一个锻件的全部成形工序。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不同的安装结构在螺旋压力机或曲柄压力机上均可实现锻造成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一机集团富成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一机集团富成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7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喷涂防腐防火涂料施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筋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