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细粒尾矿地基上筑坝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8449.3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4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任媛;徐政;肖博;陈宝峰;栗德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02D27/4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0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细粒 尾矿 地基 筑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矿山尾矿筑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细粒尾矿地 基上筑坝的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调查统计,目前已普查申报登记的尾矿库有一万 多座,其中大部分为山谷型尾矿库。这种尾矿库一般应筑初期坝,初期坝的 基础一般建筑在天然岩土地基上,随着修建尾矿库的增多,可以用来修建尾 矿库的沟道资源愈来愈缺乏,为了节约土地和建库投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范围,加高扩容原有尾矿库将势在必行,而且愈来愈迫切。这种客观需要的 满足必然引起筑坝地基要与之相适应。尾矿沉积滩特别是细粒尾矿的沉积滩 能否作为坝基,就成为需要研究的课题。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分析计算、 原型观测证明,采取必要的技术装置和措施,即使厚达60m以上的细粒尾 矿库的沉积滩,仍然可以作为坝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细粒尾矿地基上筑坝的装置,解决 了目前尾矿坝不能在地基承载力小、含水率大的软地基上筑坝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细粒尾矿地基上筑坝的装 置,包括设置在软土地基层的排水插板和上层的碎石扩散层,碎石扩散层上 可进行筑坝。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碎石扩散层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细粒尾矿地基、土工布、粗砂层、土工布 及土工格栅和碎石层。
碎石扩散层厚度为1-2m。
排水插板的长度为10-30m,相邻排水插板之间的间距为0.5-2m。
排水插板和碎石扩散层的设置应辐射整个坝基并向外适当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细粒尾矿地基上筑坝的装置,与现 有尾矿坝筑坝条件相比较,具有实用范围更广、适应性更强,并且能有效节 约土地资源等优点,可利用作为尾矿库的沟道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只要 能克服地基承载力及含水率等问题,今后在一条沟道内对已有尾矿库进行增 高扩容,或是在尾砂面上继续筑坝新建尾矿库将会是一种趋势,这样既可以 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又能减少污染源的产生,从而对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细粒尾矿地基上筑坝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细粒尾矿地基上筑坝的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细粒尾矿地基上筑坝的装置中碎石扩散层 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细粒尾矿地基上筑坝的装置中排水插板的 布局图。
图中,1.排水插板,2.碎石扩散层,3.细粒尾矿地基,4.土工布,5.粗砂 层,6.土工布及土工格栅,7.碎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细粒尾矿地基上筑坝的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 包括设置在细粒尾砂地基的排水插板1和上层的碎石扩散层2,碎石扩散层 2上可进行筑坝,如图4所示,排水插板1的长度为10-30m,相邻排水插 板1之间的间距为0.5-2m,排水插板1和碎石扩散层2的设置应辐射整个 坝基并向外适当延伸;如图3所示,碎石扩散层2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细粒尾 矿地基3、土工布4、粗砂层5、土工布及土工格栅6和碎石层7,碎石扩散 层2厚度为1-2m。
首先清除表层腐殖土及植被,并对基础进行整平碾压处理,以保证该装 置的有效性;然后依次铺设土工布4和粗砂层5,再向基础以下软弱地基层 打排水插板1,插板长度和间距可根据地质条件确定,范围为10m~35m,间 距0.5m~2.0m,再铺设碎石扩散层2,之后进行初期坝的分层堆筑。
坝体堆筑的过程,就是逐渐增加压载的过程,坝体的上升速度根据预设 的数值控制,当实测的水平位移或垂直位移超过了预设值后,应停止堆筑, 待变形稳定后可继续施工。在这种严格监控下,坝体高度达到设计值后,坝 基的变形速度趋缓,最后坝基变形基本稳定,坝基的变形在施工期基本消除。 按这种程序施工,要有较大的预留沉降值,这个预留沉降也是超载。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是:在尾矿土中布设排水装置,通过尾矿土上面 的加载,使尾矿土中的水从排水装置中排出,尾矿土的有效应力增大,土体 被压密,强度提高,变形减小。本实用新型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排水系 统,另一部分为加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未经西安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84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用于生产和装载印刷品包件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