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8629.1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8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卢连苗;卢勃;杨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强生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4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支架。
背景技术
当在支架上设置的元器件运作时,会产生有一定频率的震动,这些震动容易产生噪音等不利影响。
为了减少上述震动,目前往往会在对用于固定泵的安装支架上设置减震装置。传统的减震装置参见图1,包括支架本体1,在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0,在通孔10上设置有减震垫以用于吸收设置在支架上的元器件的震动,为了使得减震垫能够套设于支架本体1的通孔内且保证减震垫可拆卸,所述减震垫具有如下结构,包括减震垫本体2,在该减震垫本体2的上设置有环形槽20,环形槽20位于所述减震垫本体2位于底部的位置。上述结构具有如下缺陷:由于环形槽20位于减震垫本体2底部位置,这导致减震垫本体2底部很容易断裂,此外该种形式的减震垫本体2在安装于通孔10内时也十分不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现有的一种解决方案参见附图2至附图3,包括支架本体3,将通孔30设置在支架本体3的侧壁,从而使得通孔30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缺口,减震垫本体4可以通过滑移的方式直接设置于通孔30内,因此减震垫本体4上的环形槽40可以设置在位于减震垫本体4中间位置,这使得其强度得到保证。但是上述结构依旧存在问题,具体的:在减震垫本体4受到水平方向较大力的时候,容易从通孔与外界连通的缺口处脱出,此外通孔30与外界连通的缺口处位置较为尖锐,容易划伤操作工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支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减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减震垫片,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减震垫片的通孔,在所述减震垫片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配合的环形槽,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连通一开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四个拐角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减震垫片在安装时,首先将其置于开口内,然后从开口沿着导向槽滑入(或拨入)通孔中,以最终实现减震垫片的固定,由于减震垫片通过导向槽滑入通孔内,所以其环形凹槽位置不必设置在减震垫片的底部位置,因此减震垫片的强度得以保证,并且由于通孔不对外连通,因此在受到水平方向较大外力时也不会脱出,此外由于没有尖锐部位外露,因此不会增加操作工人在组装支架时被划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另一结构形式的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与图2中支架本体配合的减震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4至图5,一种减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和减震垫片2,在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减震垫片2的通孔3,在所述减震垫片2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3配合的环形槽20,在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3连通的导向槽4,所述导向槽4连通一开口5。
所述通孔3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四个拐角位置。
本实用新型减震垫片在安装时,首先将其置于支架本体1的开口5内,然后从开口5沿着导向槽4滑入(或拨入)通孔3中,以最终实现减震垫片的固定,由于减震垫片通过导向槽滑入通孔内,所以其环形凹槽位置不必设置在减震垫片的底部位置,因此减震垫片的强度得以保证,并且由于通孔不对外连通,因此在受到水平方向较大外力时也不会脱出,此外由于没有尖锐部位外露,因此不会增加操作工人在组装支架时划伤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强生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强生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8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擦阻尼式支承垫
- 下一篇:竖向可调式调频质量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