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头连接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8894.X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2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管彩萍;叶利勇;林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才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5/04 | 分类号: | F16B3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李美立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连接 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紧固件,具体来说是一种应用于粉末冶金模具的紧固连接的圆柱头连接螺栓。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模具紧固连接的螺栓,因其频繁装卸及反复使用,并因使用环境的即热即冷,该原有连接螺栓的使用寿命短的只有七天,长的也不过二周,这种情况严重妨碍工厂的正常生产,经失效分析研究后,归纳得出该螺栓使用寿命短暂的主要原因如下:1.设计的结构不合理,光杆与螺杆过渡区在3毫米以下,且过渡区倾角没有R弧过渡,这样的构造,产品在该过渡区的冷、热加工应力集中,加之频繁装卸有加工硬化倾向,故光杆与螺杆连接过渡区很易断裂;2.产品材质选用为普通中碳钢,不具备足够的韧性,反复装卸时,很易疲劳断裂;3.热处理硬度设计到HRC45~50,此硬度的碳钢材质,产品本身脆性大,加之反复装卸,导致迅速断裂。
针对以上不合格的设计及不合理的用料和工艺方案,本实用新型制定了全新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圆柱头带扁方的结构及强度性能合理的圆柱头连接螺栓,满足了客户正常生产的要求,解决了客户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原有粉末冶金模具连接紧固使用的螺栓频繁安装拆卸造成快速磨损或断裂,导致螺栓使用寿命极低的问题,设计一种耐磨、抗振动、抗冲击、抗脆性断裂、使用寿命长的圆柱头连接螺栓,保证客户正常的生产作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圆柱头连接螺栓,包括圆柱头和螺杆,圆柱头底部连接光杆,光杆底部连接螺杆,光杆与螺杆连接处设有双弧形结构,光杆外表面上设有两个互相对称的方形扁方。
所述的双弧形结构的过渡弧面R角为R1.6以上。
所述的圆柱头连接螺栓采用40CrNiMoA合金钢制造。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将本圆柱头连接螺栓的螺杆与光杆连接处设计成双弧形结构,并在满足装配的前提下,将该过渡区的R角设计到至少R1.6以上,最大限度的提高连接螺栓的使用寿命,避免该螺栓热处理应力过渡集中及后续生产应用中频繁装卸引起螺栓的短期疲劳断裂;其次,在光杆表面上设有两个互相对称的方形扁方,方便频繁装卸;本圆柱头连接螺栓的材质选用40CrNiMoA合金钢,并将本连接螺栓的硬度修正到HRC36~39,使本实用新型螺栓具备足够强度,同时具超强冲击韧性,保证了该螺栓足够的抗振动、抗冲击、抗脆性断裂等综合机械性能,大大提高了螺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柱头2.螺杆3.光杆4.方形扁方;
指定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头连接螺栓包括圆柱头和螺杆,圆柱头底部连接光杆,光杆底部连接螺杆,光杆与螺杆连接处设有双弧形结构,并在满足装配的前提下,将该过渡区的R角设计到至少R1.6以上,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连接螺栓的使用寿命,避免该螺栓热处理应力过渡集中及后续生产应用中频繁装卸引起螺栓的磨损及断裂;其次,在光杆表面上设有两个互相对称的方形扁方,方便频繁装卸。本设计涉及的圆柱头连接螺栓的材质选用40CrNiMoA合金钢,为了充分提高该圆柱头连接螺栓的抗疲劳性能,同时兼顾产品的冲击韧性,将该螺栓的硬度设定为36~39HRC。本实用新型设计制造的圆柱头连接螺栓,具备高强度,同时具耐反复冲击韧性,确保该螺栓足够的抗振动、抗冲击、抗脆性断裂等综合机械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尺寸完全符合粉末冶金模具领域的安全连接及紧固的使用要求,综合性能指标远远高于原有设计制造的产品,使用寿命是原有产品使用寿命的30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才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才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88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