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瓦/泡复合保温层的热补偿用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9656.0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2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领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华热力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05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张翔 |
地址: | 2015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保温 补偿 用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保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直埋敷设蒸汽管网中的瓦/泡复合保温层的热补偿用短管。
背景技术
预制直埋蒸汽管网中经常在管道转弯处利用短管作管网热补偿,这种补偿短管传统做法是用纤维类保温材料,如玻璃棉或硅酸铝等作芯管保温。芯管在钢制外套管中可以做有限的法向位移,也可轴向位移,芯管下面设有托板,托板处的芯管上要安装高密度工程材料制作的隔热环,隔热环虽有一定的隔热作用,但仍然有热桥效应,而且价格很贵。管道保温一般都采用如玻璃棉等纤维类材料,一旦地下水进入保温层,玻璃棉会吸水,即使烘干后也会板结,保温棉容易脱落,造成保温效果恶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瓦/泡复合保温层的热补偿用短管,采用聚氨酯泡沫包覆硬质微孔硅酸钙瓦且与保温套管粘接为一体的复合保温层结构,整个保温套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一定的强度,使得托架无须采用隔热环支撑就可将工作管设置在外套钢管内,有效避免了热桥效应的产生,保温效果好,减少蒸汽管道的热损,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制造费用低,大大减少蒸汽管道的热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瓦/泡复合保温层的热补偿用短管,包括设置在外套钢管内的托架和芯管,其特点是托架设置在芯管的保温套管上,保温套管与芯管之间设有硬质微孔硅酸钙瓦和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泡沫包覆在硬质微孔硅酸钙瓦外且与保温套管粘接为瓦/泡一体的复合保温层,所述托架由抱箍将芯管架设在外套钢管内,托架与外套钢管为滑动连接,抱箍与保温套管和托架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托架无须采用隔热环支撑就可将工作管设置在外套钢管内,有效避免了热桥效应的产生,保温效果好,减少蒸汽管道的热损,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制造费用低,大大减少蒸汽管道的热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附图2,本实用新型由外套钢管1、托架2、保温套管3、聚氨酯泡沫4、硬质微孔硅酸钙瓦5和芯管6组成,所述保温套管3由薄壁金属板经机械加工螺旋咬口而成;所述硬质微孔硅酸钙瓦5由单层或多层微孔硅酸钙瓦且瓦与瓦之间错边错缝包裹在芯管6外;所述聚氨酯泡沫4灌注在保温套管3与硬质微孔硅酸钙瓦5之间且与硬质微孔硅酸钙瓦5和保温套管3固化成瓦/泡复合保温层,使整个保温套有一定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所述外套钢管1内腔设有钢制的托架2,托架2设置在保温套管3上由抱箍7将芯管6架设在外套钢管1内,托架2与外套钢管1为滑动连接,抱箍7与保温套管3和托架2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聚氨酯泡沫包覆在硬质微孔硅酸钙瓦外且与保温套管粘接为瓦/泡一体的复合保温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故不再需要设置高密度工程材料制作的隔热环,避免了热桥效应,降低制作成本,而且瓦/泡复合保温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抗浸泡功能,即使不幸遭水浸泡,经烘干后可复原,保温性能不受影响,保温效果好。
以上只是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凡为本实用新型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华热力管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华热力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9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