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腐蚀的明框玻璃幕墙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0359.8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7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格丽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2;E04B1/6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熠 |
地址: | 30035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玻璃 幕墙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幕墙塑钢窗领域,尤其是一种防腐蚀的明框玻璃幕墙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幕墙的安装中,当玻璃采用明框的安装方式时,一般是在横料或龙骨等结构材的前端面内安装一压板,所述压板与前端面之间卡装有玻璃。
现有安装结构中,结构材与玻璃之间存在缝隙,因此结构材与玻璃之间的柔性垫片往往暴露在阳光与灰尘之中,尤其是在玻璃幕墙开启状态下还会受到雨水或风沙的侵蚀,造成柔性垫片变硬,耐候性变差的问题,长时间使用后可能造成型材的磨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结构材与玻璃之间存在的缝隙,还会影响型材整体安装后的美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有效封闭柔性垫片,且整体美观的一种防腐蚀的明框玻璃幕墙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腐蚀的明框玻璃幕墙安装结构,包括用于与立柱安装的横料,所述横料前端面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横料前端面之间安装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料前端面旁侧的两侧端面内分别活动安装有一盖板,该两盖板的前端部所安装的内侧端面相接触。
而且,所述横料前端面旁侧两端面内分别对位制出一凹槽,该两凹槽槽口两侧均制出一凸块。
而且,所述两盖板包括一体制出的固定端和延伸端,所述固定端嵌装在所述凹槽制出的两凸块之间,所述延伸端向横料前端面方向延伸,其端部与安装的玻璃内侧端面相接触并通过耐候密封胶相固定。
而且,所述两盖板的外侧端面与横料的两侧端面相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横料配合盖板且盖板一侧端部与玻璃的内侧端面相接触,可保证将柔性垫片封闭隔离在两盖板之间,从而减少阳光对玻璃柔性垫片和型材的直接照射并减少雨水,风沙等外部环境对其造成的侵蚀,最大程度的保证柔性垫片的耐候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小安全隐患;两凹槽槽口制出的凸块用于将盖板的固定端进行卡装,延伸端端部与玻璃之间涂注的耐候密封胶能增加盖板安装的稳定性以及密封性;盖板外侧端面与横料的两侧端面相平齐可保证人员从外侧观察型材时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防腐蚀的明框玻璃幕墙安装结构,包括用于与立柱安装的横料1,所述横料前端面4安装有压板10,所述压板与横料前端面之间安装有双层玻璃9,本实用新型创新在于,所述横料前端面旁侧的两侧端面内分别对位制出一凹槽2,该两凹槽槽口两侧均制出一凸块3所述两凸块之间嵌装有盖板的固定端6,所述两盖板的延伸端5与所安装双层玻璃的内侧端面相接触,其端部与安装的玻璃内侧端面相接触并通过耐候密封胶8相固定。
本实施例中,为增加型材的美观度,所述两盖板的外侧端面7与横料的两侧端面相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本实用新型当采用如图2所示的结构安装时,操作人员首先通过将压板通过螺丝固定,将玻璃安装在压板与横料前端面之间之后,即可将两盖板固定端嵌装在横料两侧制出的凹槽内,最后在两盖板延伸端与双层玻璃内侧接触的端部涂注耐候密封胶即可将柔性垫片11密封在两盖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横料配合盖板且盖板一侧端部与玻璃的内侧端面相接触,可保证将柔性垫片封闭隔离在两盖板之间,从而减少阳光对玻璃柔性垫片和型材的直接照射并减少雨水,风沙等外部环境对其造成的侵蚀,最大程度的保证柔性垫片的耐候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小安全隐患;两凹槽槽口制出的凸块用于将盖板的固定端进行卡装,延伸端端部与玻璃之间涂注的耐候密封胶能增加盖板安装的稳定性以及密封性;盖板外侧端面与横料的两侧端面相平齐可保证人员从外侧观察型材时的美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格丽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格丽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0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