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盘类零件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0474.5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4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盘类 零件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薄盘类零件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向轻量化方向的发展,薄盘类零件在汽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薄盘类零件多通过铸造方式加工而成。铸造毛坯时,在薄盘类零件直径的一端浇注,直径的另一端由于距离浇注位置较远,液体金属补偿困难,冷却不均匀而出现缩松、气孔等缺陷,导致薄盘类零件的内部质量不好,影响薄盘类类零件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盘类零件铸造模具,该薄盘类零件铸造模具能够铸造出合格的没有缩松、气孔等缺陷的薄盘类零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薄盘类零件铸造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依次设有相连通的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冒口,所述下模上设有型腔,所述型腔与所述横浇道和所述冒口相连通,所述型腔和所述冒口之间设有芯子,所述芯子的两端部处分别设有通孔,两端的所述通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横浇道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通孔分别连通所述横浇道、所述型腔和所述冒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上模上对应所述芯子每端的通孔处设置一个冒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通孔位于该通孔对应冒口的正下方。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芯子的两端各设有两个所述通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冒口呈长条形或者椭圆形。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下模上设有与所述直浇道相连通的浇口座,所述浇口座位于所述直浇道的下方,所述浇口座与所述横浇道相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浇口座与所述横浇道之间设有过滤网座,所述过滤网座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浇口座与所述横浇道相连通。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在型腔和冒口之间设有芯子,芯子的两端均设有用于让横浇道和型腔相连通的通孔;浇注毛坯时,来自横浇道的液体金属通过位于芯子两端的通孔同时进入到型腔中,液体金属浇注均匀,型腔中的各个位置容易得到足量的液体金属的补偿,并且型腔各个位置的液体金属冷却均匀,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薄盘类零件的一端浇注,在另一端因距离远而容易产生缩松、气孔等缺陷的发生,提高了薄盘类零件的质量,保证了薄盘类零件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上模上对应所述芯子每端的通孔处设置一个冒口,通孔位于对应开设于冒口的正下方,使得冒口容纳的液体金属容易通过通孔,对毛坯起到良好的补偿作用,防止毛坯出现缩孔、缩松等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上模的仰视图;
图3是图1中的下模的俯视图;
图中:1-上模;11-浇口杯;12-直浇道;13-横浇道;14-冒口;2-下模;21-浇口座;22-过滤网座;23-芯子;231-通孔;24-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一种薄盘类零件铸造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上模1和下模2。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上模1上开设有依次连通设置的浇口杯11、直浇道12、横浇道13和冒口14。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下模2上设有浇口座21、过滤网座22和型腔24;浇口座21位于直浇道12的正下方,与直浇道12相连通;过滤网座22内部设有过滤网,用于过滤液体金属中的杂质,过滤网座22的两端分别与浇口座21和横浇道13相连通;型腔24设于冒口14的下方,分别与冒口14和横浇道13相连通。
如图1所示,在冒口14和型腔24之间设有芯子23,芯子23可以制成圆形的形状,芯子23的两端各开设有两个通孔231,通孔231与冒口14和横浇道13相连通。本实施例中,上模1上对应所述芯子23每端的通孔231处设置一个冒口14,在芯子23的每端处,通孔231位于该端的冒口14的下方,当然,也可以只在距离横浇道13较远的一端处设置冒口14。
浇注毛坯时,液体金属依次通过浇口杯11、直浇道12、浇口座21、过滤网座22、横浇道13和通孔231,进入型腔24,一部分液体金属由横浇道13进入冒口14。液体金属通过位于芯子23两端的通孔231进入型腔24,使得型腔24中的液体金属能够均匀分布,型腔24中各个位置能够得到足量的液体金属的补偿,同时冷却更加均匀,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只在一端浇注,另一端由于距离圆远而产生缩松、气孔等缺陷,大大提高了薄盘类零件的合格率,保证了薄盘类零件的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04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