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有板材的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0587.5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4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泰升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10 | 分类号: | B32B17/10;B32B15/04;B32B15/20;B32B27/4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板材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有板材的玻璃。
背景技术
现在的彩晶玻璃的结构一般是玻璃+带有胶水的彩膜+PP保护膜(背部),其在后续的生产中存有隐患,诸如将彩晶玻璃加工到电冰箱、洗衣机等设备上一般都需要经过发泡工艺。众所周知,发泡工艺一般是将产品放入发泡设备,其中所述发泡设备内置有发泡材料,产品在发泡过程中首先经历一个液态预热膨胀过程,然后是收缩的过程,其在收缩过程中会产生一个收缩拉力。在这一过程中因为玻璃的背面是和发泡材料接触的,所以当接触到低密度发泡材料发泡后,由于所述收缩拉力的作用极易引起玻璃四周彩膜出现气泡等现象,不仅降低了产品的品质,也降低了产品的良品率,为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再者,由于玻璃容易粘上灰尘等污物,并且容易留下指纹,不但使得产品外观不美观,并且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性能,给使用者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有板材的玻璃,该玻璃外形美观,抗划伤性强,而且能有效改善后续生产中玻璃四周彩膜出现气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有板材的玻璃,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膜层、珠光粉层、粘合剂层、玻璃层、第一胶水层、
金属铝箔层、第二胶水层、板材层以及第二保护膜层,所述第二保护膜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增透膜层、缓冲层和防指纹层。
进一步,所述板材层为金属板材层或者塑胶板材层。
进一步,所述板材层的厚度为20um-100um。
进一步,所述第一胶水层为阻尼胶水层,厚度为20um-50um。
进一步,所述第二胶水层为阻尼胶水层,厚度为20um-50um。
进一步,所述金属铝箔层的厚度为15um-40um。
进一步,所述玻璃层为钢化玻璃或者浮法玻璃。
进一步,所述第二保护膜层的厚度为20um-25um。
进一步,所述第一保护膜层为酚醛树脂层,厚度为15um-20u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复合有板材的玻璃,因为接触面为板材层,可以在后续生产过程中有效阻隔类同发泡料在收缩时的拉力,不会出现玻璃四周彩膜出现气泡的现象,从而相应地提升了产品的品质。
(二)通过双面阻尼胶水层的设置使得复合有板材层的玻璃具有减震、消音、隔热、密封、防腐、防水无毒、附着力强、耐老化、防石击等优点。
(三)在玻璃上印刷有珠光粉层,给整个玻璃带来艺术美感,使产品更上档次,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装饰设计要求。
(四)所述第二保护膜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增透膜层、缓冲层和防指纹层,通过缓冲层使增透膜层和防指纹层结合在一起,从而使防指纹层牢固地附着于玻璃层上,令玻璃具有较强的耐磨性以及抗划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二保护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一种复合有板材的玻璃,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膜层9、珠光粉层8、粘合剂层7、玻璃层1、第一胶水层2、金属铝箔层3、第二胶水层4、板材层5以及第二保护膜层6,所述第二保护膜层6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增透膜层61、缓冲层62和防指纹层63。所述板材层5为金属板材层或者塑胶板材层,板材层5的厚度为20um-100um因为玻璃层1的接触面为板材层5,不再是传统的玻璃与发泡材料直接接触,从而可以在后续生产过程中有效阻隔发泡材料在收缩时的拉力,不会出现玻璃四周彩膜出现气泡的现象,从而相应的提升了产品的品质,降低了后续生产的产品不良率,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一胶水层2和第二胶水层4均为阻尼胶水层,厚度为20um-50um,通过双面阻尼胶水层的设置,使得复合有板材层的玻璃具有减震、消音、隔热、密封、防腐、防水无毒、附着力强、耐老化、防石击等优点。
印刷珠光粉层8,给整个玻璃带来艺术美感,使产品更上档次,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装饰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泰升玻璃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泰升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05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