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半金属刹车片阻尼弹簧安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0858.7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5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穆广欣;黄登生;怀宝莹;张宏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博瑞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金属 刹车片 阻尼 弹簧 安装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半金属刹车片阻尼弹簧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刹车片制造业,因为特殊产品的要求,部分刹车片产品需要铆接阻尼弹簧,目前主要以人工铆接为主,一条自动化较高的刹车片生产线,要有四分之一的人员集中在铆附件工序。人工铆接分直接铆接和定位工装铆接,直接铆接就是不采用任何工装,直接将附件和地板用设备铆接在一起,定位工装铆接就是将衬块固定后再将附件铆接在底板上。
人工直接铆接操作随意性很大,质量控制全靠人工,由于阻尼弹簧铆接工序本身需要阻尼弹簧、铆钉和垫片三个零件组成,并且零件比较小,不易装夹和手工装卸,所以阻尼弹簧铆接一致性差,容易出现废品。
将阻尼弹簧、铆钉和垫片三个零件装配在一起后,解决了部分铆接问题,但装配好的阻尼弹簧部件如何安装到刹车片上,并且保证不掉落成为了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根据阻尼弹簧组件的材料特性,提供了一种陶瓷、半金属刹车片阻尼弹簧安装设备,利用阻尼弹簧的弹性,将组件在足够力的作用下,卡入刹车片卡槽中完成组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陶瓷、半金属刹车片阻尼弹簧安装设备,包括气缸、压头、支撑台面、第一挡板和盛件架;气缸和压头连接,支撑台面上设置有限位刹车片前后位置的第一挡板以及固定阻尼弹簧装配件的盛件架,所述盛件架包括背面设有凸起的立板,立板的两侧设有第一折弯,第一折弯的底部突出于立板,以便于盛件架内最下面的一个阻尼弹簧装配件被压头推出,进入刹车片的卡槽,第一折弯的底部通过第二折弯固定在支撑台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台面上设有限位刹车片左右位置的第二挡板。
所述第二折弯上设有孔。
所述支撑台面上设有凹槽,便于压头和刹车片的卡槽对中定位。
所述支撑台面上设有滑槽,第一挡板内设有容纳槽,螺栓设置于容纳槽内,能够沿滑槽滑动,并通过螺母止动定位。通过调整第一挡板的位置,满足不同尺寸刹车片的加工要求。
气缸输出压力可以为1MPa。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接通电气源之前,先根据压头的伸缩量和工作力调整动力机构和阻尼弹簧安装工装之间的距离并固定在工作台上,要注意的是压头中心应与阻尼弹簧着力点重合。
将阻尼弹簧组件放入盛件架中,设计盛件数量为10个,设计原理是手枪弹夹的原理,利用阻尼弹簧件的自重,当最下面的1个阻尼弹簧组件被压头推出安装完毕,压头退回原位置后,上面的阻尼弹簧组件通过自重下落到最底层,等待下一次被推出。
将需要安装阻尼弹簧组件的陶瓷、半金属刹车片放在支撑台面上,根据陶瓷、半金属刹车片卡口与阻尼弹簧组件的位置调整第一挡板位置做好定位工作以便批量生产。
由于阻尼弹簧为弹性件,在气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刹车片卡槽是会发生变形从而挤入卡槽中,到卡槽后变形恢复充实在卡槽空间中不会掉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手枪子弹夹原理,实现了批量快速生产,同时可以根据生产量和工装的尺寸,增加阻尼弹簧组件在盛件架中的数量,通过气动压力代替了人工操作,降低了劳动量和劳动强度,适合批量生产,减少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去掉气缸和盛件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盛件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阻尼弹簧装配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气缸;2、压头;3、支撑台面;4、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盛件架;7、凹槽;8、滑槽;9、容纳槽;10、螺栓;11、螺母。
61、立板;62、凸起;63、第一折弯;64、第二折弯;65、孔。
12、刹车片;13、卡槽;14、垫片;15、铆钉;16、阻尼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博瑞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博瑞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08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