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两端可开启的塑料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1093.9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2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红;秦贵;杨立国;刘晓明;郭建业;禹振军;潘张磊;闫子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10007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两端 开启 塑料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施农业装备技术领域,属于一种具有两端可开启的塑料大棚。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大棚两端结构均为固定结构,仅有供菜农出入的小门,设备难以进入。即使设备勉强进入棚内,由于受空间限制,掉头作业难度大,辅助作业时间长,作业效率也很低,并且大棚两端留有作业死角,需要对大棚两端结构进行技术改造,以更好适用机械化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两端可开启的塑料大棚,在保持大棚原有强度的条件下,和不过多增加结构成本的前提下,对大棚两端进行结构改造,在蔬菜生产耕整地作业时,大棚两端可以方便快捷地开启和封闭,保障中型农机具顺利进出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两端可开启的塑料大棚,它包括有大棚两端的龙骨架(1),其特征在于:在两端的龙骨架(1)内连接有横梁(2),在横梁(2)两端的龙骨架(1)内侧连接有边梁(3),在横梁(2)的中下部连接有活动门(5),在活动门(5)的两外侧设有活动扇(4),该活动门(5)和活动扇(4)将大棚两端封堵。
其中,活动扇(4)与横梁(2)、边梁(3)采用方便快捷的活动销连接。
其中,活动扇(4)与地面采用插扦固定。
其中,在横梁(2)上连接有开口朝上的滑槽(7),在滑槽(7)内设置有滚轮(6),滚轮轴(8)与活动门(5)的上端连接,活动门(5)沿滑槽(7)移动实现开关活动门(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保证蔬菜生产时大棚既能方便开启又能快速封闭,机械既能顺利进出又不过多增加结构成本,同时还要保持大棚原有抗风载能力,方便机械设备作业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1、龙骨架;2、横梁;3、边梁;4、活动扇;5、活动门;6、滚轮;7、滑槽;8、滚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一种具有两端可开启的塑料大棚,它包括有大棚两端的龙骨架1,在两端的龙骨架1内焊接有横梁2,在横梁2两端的龙骨架1内侧焊接有边梁3,加固了大棚两端龙骨架1,保证了龙骨架的强度;在横梁2的中下部连接有活动门5,在活动门5的两外侧设有活动扇4,该活动门5和活动扇4将大棚两端封堵。
其中,活动扇4与横梁2、边梁3采用方便快捷的活动销连接。
其中,活动扇4与地面采用插扦固定。
其中,在横梁2上连接有开口朝上的滑槽7,在滑槽7内设置有滚轮6,滚轮轴8与活动门5的上端连接,活动门5沿滑槽7移动实现开关活动门5,方便作业。
在旋耕起垄等作业时,可以快速拆卸大棚两端的活动扇4及活动门5方便大型农机具进出作业。
本实用新型可使35马力大棚王拖拉机便于进出,实现土壤深旋、起垄、铺膜、秧苗移栽关键环节全过程机械化作业,不留作业死角,解决了传统结构只能使用动力不足的微耕机而导致的耕深浅、作业效率低的难题。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使设施大棚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未经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10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