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塑壳漏电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2404.3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9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安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民电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32 | 分类号: | H02H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漏电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相塑壳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地,三相塑壳漏电断路器的功能单一,采用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检出漏电信号,进而触发可控硅导通,使得脱扣线圈得电,断开三相塑壳漏电断路器的触头。为了在三相塑壳漏电断路器中集合缺相保护的功能,其他生产厂家的方案是在三相塑壳漏电断路器加入交流采样电路和/或单片机模块,进行线路各相电压的采样、运算,结构复杂,成本高,不能充分发挥漏电保护专用集成电路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充分有效发挥漏电保护专用集成电路的作用,且工作稳定可靠的三相塑壳漏电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三相塑壳漏电断路器,包括由三相整流电路、脱扣线圈和可控硅电路组成的通电回路,所述的三相塑壳漏电断路器的负载侧电源线穿过零序互感器的环心,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自所述的零序互感器的零序线圈取电,所述的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输出控制信号至可控硅触发电路,由所述的可控硅触发电路触发所述的可控硅电路导通,所述的三相塑壳漏电断路器还包括缺相信号保护电路,所述的缺相信号保护电路连接至所述的三相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端,所述的缺相信号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的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的闩锁输入端。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于:通过将缺相信号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的闩锁输入端,当三相线路正常或仅存在漏电故障时,缺相信号保护电路的电压正常,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的输出信号仅决定于其输入信号;当三相线路出现缺相故障时,三相整流电路的输出直流电压降低,缺相信号保护电路输出故障电压,控制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的闩锁输入端电压变高,经可控硅触发电路触发可控硅导通,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充分地运用了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的端口资源,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特别的,所述的可控硅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可控硅和第二可控硅,直流供电电源经检波、限流接至所述的第一可控硅的门极,所述的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的输出端接至所述的第二可控硅的门极。通过多个可控硅的设置,大大降低了电路对可控硅的耐压要求,减少可控硅的损坏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特别的,所述的缺相信号保护电路包括光耦,所述的三相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经分压,限幅接至所述的光耦的输入端,所述的光耦的输出集电极经电阻接至所述的直流供电电源,所述的光耦的输出发射极连接至地,所述的光耦的输出集电极经限幅、检波接至所述的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的闩锁输入端。由光耦有效隔离缺相信号检出电路和缺相保护输出控制电路,使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的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相塑壳漏电断路器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相塑壳漏电断路器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三相塑壳漏电断路器,包括由三相整流电路、脱扣线圈KAM和可控硅电路1组成的通电回路,三相塑壳漏电断路器的负载侧电源线2、4、6穿过零序互感器的环心,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IC1自零序互感器的零序线圈TA取电,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IC1输出控制信号至可控硅触发电路,由可控硅触发电路触发可控硅电路1导通,三相塑壳漏电断路器还包括缺相信号保护电路,缺相信号保护电路连接至三相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端ZL,缺相信号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IC1的闩锁输入端5。
可控硅电路1包括串联的第一可控硅SCR1和第二可控硅SCR2,直流供电电源VCC经检波、限流接至第一可控硅SCR1的门极,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IC1的输出端7接至第二可控硅SCR2的门极。
缺相信号保护电路包括光耦IC2,三相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ZL经分压,限幅接至光耦IC2的输入端,光耦IC2的输出集电极经电阻R8接至直流供电电源VCC,光耦IC2的输出发射极连接至地GND,光耦IC2的输出集电极经限幅、检波接至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IC1的闩锁输入端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民电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民电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2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