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洋浮标耐压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2669.3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7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董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南海上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2/00 | 分类号: | B63B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浮标 耐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浮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海洋浮标耐压舱结构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海洋浮标是以锚定在海上的观测浮标为主体组成的海洋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站。它能按规定要求长期、连续地为海洋科学研究、海上石油(气)开发、港口建设和国防建设收集所需海洋水文气象资料,特别是能收集到调查船难以收集的恶劣天气及海况的资料。
海洋浮标分为水上和水下两部分。水上部分装有多种气象要素传感器,分别测量风速、风向、气压、气温和湿度等气象要素;水下部分有多种水文要素的传感器,分别测量波浪、海流、潮位、海温和盐度等海洋传感要素。各传感器产生的信号,通过仪器自动处理,由发射机定时发出,地面接收站将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就得到了人们所需的资料。有的浮标建立在离陆地很远的地方,便将信号发往卫星,再由卫星将信号传送到地面接收站。现有的海洋浮标存在耐压性和密封性不良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海洋浮标耐压舱,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海洋浮标存在耐压性和密封性不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海洋浮标耐压舱,包括耐压舱和浮标舱,浮标舱是扁圆柱形结构;耐压舱的锥形舱壁下端有半球形底面,锥形舱壁上端有圆柱形端口;圆柱形端口内表面是阶梯孔,阶梯孔内设置有螺纹内层压盖,阶梯孔的端面设置有内层密封垫,螺纹内层压盖的外沿压紧于内层密封垫上;圆柱形端口上面盖有一个外压盖,外压盖周边的法兰与圆柱形端口周边的法兰相配合;两个法兰之间的对接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环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外层密封圈;浮标舱底面与外压盖焊接;在内层压盖、外压盖和浮标舱底面的中心孔中设置有一个橡胶的线路管,线路管下端周边凸沿设置于内层压盖底面的凹槽中,凸沿与内层压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在线路管上端连接有螺母及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在耐压舱与浮标舱结构的配合,使得整体在水面漂浮稳定。锥形的浮标舱耐压性能强。设计双密封的螺纹内层压盖和外压盖结构,确定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半球形底面1,锥形舱壁2,圆柱形端口3,内层密封垫4,螺纹内层压盖5,螺栓6,外压盖7,外层密封圈8,浮标舱9,线路管10,螺母及密封垫圈11,密封垫圈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海洋浮标耐压舱,包括耐压舱和浮标舱9,浮标舱9是扁圆柱形结构;耐压舱可以是不锈钢材料制成,耐压舱有锥形舱壁2,锥形舱壁2小端朝向下方,锥形舱壁2下端有半球形底面1,锥形舱壁2上端有圆柱形端口3;圆柱形端口3内表面是阶梯孔,阶梯孔内设置有螺纹内层压盖5,螺纹内层压盖5与圆柱形端口3的内螺纹配合,阶梯孔的端面设置有内层密封垫4,螺纹内层压盖5的外沿压紧于内层密封垫4上;圆柱形端口3上面盖有一个外压盖7,外压盖7周边的法兰与圆柱形端口3周边的法兰相配合,两个法兰之间连接有螺栓6;两个法兰之间的对接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环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外层密封圈8。螺纹内层压盖5和外压盖7可以采用复合材料制成,如碳纤维或PVC复合材料。浮标舱9设置于外压盖7上面,浮标舱9底面与外压盖7焊接;在内层压盖5、外压盖7和浮标舱9底面的中心孔中设置有一个橡胶的线路管10,线路管10下端周边凸沿设置于内层压盖5底面的凹槽中,凸沿与内层压盖5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12,在线路管10上端连接有螺母及密封垫圈11。浮标舱9和耐压舱内设备的导线从线路管10中通过。
耐压舱中安装有多种气象要素传感器,分别测量风速、风向、气压、气温和湿度等气象要素;浮标舱9设置于水下,浮标舱9中安装有多种水文要素的传感器的控制器。
耐压舱表面是锥形、底部是圆形,锥形顶面与圆柱形的浮标舱配合,使得耐压舱在水面漂浮稳定。设计双密封的螺纹内层压盖和外压盖结构,确定密封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南海上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南海上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26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溢油回收扫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装在船舶上的平衡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