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丝状物自动切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2851.9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5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冬;杨德志;张靓;张改萍;李贺立;李继强;李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6D1/12 | 分类号: | B26D1/12;B26D7/32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李济群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状 自动 切割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丝状物自动化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丝状物自动切割机构,主要用于竖直摆放的丝状物的切断加工。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于竖直摆放的丝状物的自动化切割技术主要有剪刀式切割、激光式切割、圆盘剪切割等方式,由河北工业大学设计的超滤膜丝自动切割机构(申请号:201510221221.6)采用圆盘剪切割方式,可完成超滤膜丝的自动化切割加工,但剪刀式切割方式及圆盘剪切割方式均需要预留一定长度的产品,并用专用夹具对产品进行固定,产品浪费严重。激光式切割方式其成本较高,且装置体积较大,另外激光切割对于膜丝表面有损伤,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丝状物自动切割机构。该切割机构是在传统的剪刀式切割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结构更简单且切割过程中不再需要对丝状物进行夹持,能更方便地完成竖直摆放的丝状物的切割作业,同时有效减少了产品浪费,降低产品加工成本,实现自动化切割,显著提高了产品加工的劳动效率及产品质量,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的劳动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丝状物自动切割机构,包括工作面板、刀具结构移动装置、产品切割装置、废丝收集装置和膜丝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板竖直放置于地面上,所述刀具结构移动装置安装于工作面板的竖直工作面上,所述产品切割装置通过螺栓安装于刀具结构移动装置上,产品切割装置可在刀具结构移动装置上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膜丝桶与工作面板的竖直工作面相固定,且位于产品切割装置的正上方,膜丝桶内套有膜丝;所述废丝收集装置安放于地面上,废丝收集装置通过软管与产品切割装置相连;
所述产品切割装置包括产品切割刀具、刀具二维进给平台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垂直于工作面板的竖直工作面,安装板的两侧通过加强筋固定安装在刀具结构移动装置上,所述刀具二维进给平台固定在安装板的上表面,产品切割刀具安装在所述刀具二维进给平台的上表面;
所述产品切割刀具包括网罩、卡环、刀具壳体、刀具旋转模块和刀具安装板;所述网罩下部开口,上表面呈星射线形状,截面呈“凸”字形,网罩的下部通过卡环与刀具壳体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卡环通过螺栓调整自身的可卡紧程度;刀具旋转模块位于网罩和刀具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且刀具旋转模块的上端与网罩的内表面平齐;刀具壳体的下部固定在刀具安装板的上表面;
所述刀具旋转模块包括刀架、三个刀片、三个簧丝和刀具驱动电机;所述刀架为圆盘状结构,刀架中心设有电机轴安装孔,通过电机轴安装孔与刀具驱动电机上部相连,刀架的圆盘上均匀分布有三个“h”型刀片安装开孔、三个拨片和三个簧丝安装孔,所述拨片位于相应的“h”型刀片安装开孔的短边上,所述簧丝安装孔位于拨片的内侧,且位于“h”型刀片安装开孔的正中心的圆盘上;每个刀片分别固定安装在刀架的一个“h”型刀片安装开孔中,每个簧丝一端固定于簧丝安装孔中,另一端与刀片相连;所述刀片包括刀刃和刀身,刀刃下部与刀身上部连接;刀刃上表面与网罩的内表面平齐,在簧丝作用下刀刃与网罩紧密贴合,刀身下部固定安装在“h”型刀片安装开孔中;
所述刀具壳体整体为空心圆柱形,刀具壳体的内部通过注塑形成圆环状凹槽,所述凹槽的凹面宽度与所述拨片下表面的宽度相匹配,凹槽的下部设有刀具驱动电机安装面,刀架与刀具驱动电机连接的部分插入凹槽的中心孔中,刀具驱动电机安装在刀具驱动电机安装面上;刀具壳体的下部侧面上设有一个与该凹槽相通的软管安装孔,所述废丝收集装置通过软管与刀具壳体的软管安装孔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2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