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螺纹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2922.5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7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艾斯可恩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L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丁秀华 |
地址: | 2153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螺纹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广泛用于制造业。模具工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模具在机械、电子、轻工、汽车、纺织、航空等工程领域,日益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主要工艺装备。我国模具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自从20世纪以来,我国就开始重视模具行业的发展,提出支持模具行业的发展以带动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有关专家表示,我国的加工成本相对较低,模具加工业日趋成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大幅度提高,国内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各种有利因素使越来越多国外企业选择我国作为模具加工基地。面对国外先进技术与模具质量高,市场价格低,制作周期短的挑战,模具行业应不断地提高设计、制造、工艺技术及管理水平。然而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模具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产品的精确度和不良率,然而现有的内螺纹模具结构复杂,且不便脱模,导致无法快速有效的进行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内螺纹模具,确保产品的精确度和不良率,同时有利于模具脱模,实现高效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螺纹模具,其包括:顶板、底板、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第一模板、设置在第一模板和底板之间的第二模板、设置在第二模板和底板之间的方铁、以及设置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且可圆周运动的螺牙型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顶板和第一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二顶针板。
其还包括位于螺牙型芯一端的退牙牙套,该退牙牙套中心有固定孔,且该固定孔为螺纹孔,而螺牙型芯设置有与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螺牙型芯与从动齿轮同轴设置,且主动齿轮通过齿条带动从动齿轮旋转。
所述从动齿轮位于第二模板和方铁之间,而主动齿轮则位于第二模板的外侧。
所述第一模板内设置有一电热装置和一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使产品的质量大大改善,产品的精度和其它各个微小的面都得到很好地改善,也节约了原材料,减少了资金成本的投入,同时有利于模具脱模,实现高效生产,也提高了产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状态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模板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模板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螺牙型芯和退牙牙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螺纹模具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顶板10、底板20、设置在顶板10和底板20之间的第一模板30、设置在第一模板30和底板20之间的第二模板40、设置在第二模板40和底板20之间的方铁50、以及设置在第一模板30和第二模板40之间且可圆周运动的螺牙型芯60。其中第一模板30内设置有一电热装置和一温度传感器。顶板10和第一模板30之间设置有第一、二顶针板70、71。
优选地,其还包括位于螺牙型芯60一端的退牙牙套61,该退牙牙套61中心有固定孔610,且该固定孔610为螺纹孔。
螺牙型芯60与从动齿轮(未图示)同轴设置,且主动齿轮通过齿条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位于第二模板40和方铁50之间,而主动齿轮则位于第二模板40的外侧。由此采用齿轮齿条机构解决内螺纹脱模问题,设计思路新颖,结构合理,而齿条设置在注塑机型板之外,因此齿条长度不受模具厚度的限制,简化了模具结构,减小了模具体积,模具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的塑件螺纹精度高。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艾斯可恩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艾斯可恩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2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液压伺服的非球面砂带研抛工具
- 下一篇:新型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