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修护汽车电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2981.2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4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达;邹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明达;邹国华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俊艳;郝传鑫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护 汽车 电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修护汽车电瓶。
背景技术
蓄电池在放电时,其正极和负极都会产生硫酸铅,而正极由于氧化作用的存在,硫酸铅极易在充电时转化成二氧化铅。但负极不同,在长期亏电保存、过放电、充电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下,负极表面逐渐形成一层致密坚硬的硫酸铅层,不仅本身溶解度大幅度下降,难以参加反应,同时堵塞了电解液和深层活性物质的接触通道,从而导致了蓄电池容量下降。同时,传统的蓄电池仅在汽车用电量过少时进行电量储蓄,当汽车用电量过大时进行补偿,但其不能解决因发电机输出电压的局限对动力及汽车排放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修护汽车电瓶,能够实现自我修护,且有效改善电源。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修护汽车电瓶,包括正极板、负极板、壳体、电解液和修护电路;
所述电解液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均位于所述电解液中;所述修护电路的正极和所述正极板连接,所述修护电路的负极和所述负极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修护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模式选择电路、电源增压电路和电瓶修复电路;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正极板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模式选择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式选择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源增压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电瓶修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增压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电瓶修复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正极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式选择电路包括继电器开关K1、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6;所述继电器开关K1包括第一触点A1、第二触点A2、第三触点A3、第一端B1和第二端B2;
所述继电器开关K1的第一端B1、第二端B2和第一触点A1分别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开关K1的第二触点A2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触点A1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所述电瓶修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开关K1的第三触点A3和所述第二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触点A1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6的发射极和所述电源增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瓶修复电路包括第一脉冲发生芯片U1、第三三极管Q4、第四三极管Q3、第一升压二极管D5、第一二极管D4和第一电感L1;所述第一脉冲发生芯片U1包括电压输入端VCC和电压输出端OUT;
所述第一脉冲发生芯片U1的电压输入端VCC和所述模式选择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脉冲发生芯片U1的电压输出端OUT和所述第三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4的负极和所述第一升压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升压二极管D5的正极和所述正极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和所述二极管D4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增压电路包括第二脉冲发生芯片U2、第五三极管Q7、第六三极管Q8、第二升压二极管D9和第二电感L2;所述第二脉冲发生芯片U2包括电压输入端VCC和电压输出端OUT;
所述第二脉冲发生芯片U2的电压输入端VCC和所述模式选择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脉冲发生芯片U2的电压输出端OUT和所述第五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Q7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六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Q8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升压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升压二极管D5的正极和所述正极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D1和第七三极管Q2;
所述第二二极管D1的正极和所述正极板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开关K1的第一端B1和第一触点A1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Q2的基极和所述正极板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所述继电器开关K1的第二端B2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明达;邹国华,未经朱明达;邹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2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风羌活无磷加香洗衣粉
- 下一篇:一种沙棘中草药增产肥的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