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或蒸汽点燃温度测定仪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713051.9 申请日: 2015-09-15
公开(公告)号: CN205003127U 公开(公告)日: 2016-01-27
发明(设计)人: 王高升;鲁云峰;许丹红;任斌;金晓云;黄飞;傅俊;陈国栋;郑丽娟;宋志杨 申请(专利权)人: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1/12 分类号: G01N31/12
代理公司: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代理人: 刘晓春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滨***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气体 蒸汽 点燃 温度 测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体或蒸汽点燃温度测定仪。

背景技术

点燃温度对物品存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点燃的温度高,可燃物质都会有一定的着火点,点燃的温度高过或等于着火点,而使得物质燃烧,而自燃的温度往往低于着火点而使得物质不能燃烧而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自燃现象)。特别是高度危险的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在存储和运输的时候必须严格控制温度条件,尽量避免温度等于或者高于该物品的可燃温度,因此,测定点燃温度对于一些可燃液体和气体来说是必须的。

测定点燃温度的方法如下:可燃液体或气体在被加热的试验烧瓶内,发生清晰可见的火焰和/或爆炸的化学反应称为点燃,发生点燃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点燃温度。测定引燃温度需要再加热炉中,通过向加热炉内敞开锥形瓶注入可燃液体或气体试样,在暗室里观察烧瓶内是否发生点燃来实现。通过采用不同温度和不同试样量重复试验,把点燃时烧瓶内的最低温度作为该试样在常压下空气中的点燃温度。

目前,用于测定点燃温度的测定仪普遍自动化程度较低且用户可视化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体或蒸汽点燃温度测定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或蒸汽点燃温度测定仪,所述点燃温度测定仪包括进样单元、燃烧单元、检测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所述进样单元用于将测定用气体或液体样品进样;

所述燃烧单元用于为测定用气体或液体样品提供进行加热和燃烧的场所;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样品燃烧产生的火焰的检测以及燃烧单元内温度的检测;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试验参数的设定和测定过程中的操作设置;试验参数包括试验温度、试验间隔以及观察时间等;

所述进样单元连接燃烧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进样单元、燃烧单元以及检测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进样单元包括进样泵、进样软管以及进样弯管,所述进样泵用于输送测定用的气体或蒸汽的样品,所述进样软管的一端连接进样泵,所述进样软管的另一端连接进样弯管,所述进样弯管深入至燃烧单元内。所述进样软管为两根,分别用于气体和液体的进样,所述进样泵易于在两根进样软管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进样软管穿过进样软管高度调节装置,所述进样软管高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进样软管中间部分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单元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用于为放置于其中的燃烧瓶提供一个容纳空间且为燃烧瓶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炉为封闭环形金属加热炉膛,所述加热炉采用立体加热方式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火焰探头和热电偶,所述火焰探头用于探测气体或蒸汽是否燃烧,所述热电偶深入至燃烧单元的加热炉内。所述火焰探头采用检测火焰中光谱最窄且最具火焰特征的UVC波段,从而使得灵敏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所述火焰探头设置在燃烧单元的加热炉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热电偶深入至燃烧单元中加热炉内燃烧瓶的外壁上,所述热电偶为2个。设置两个热电偶使得加热炉内的加热能够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控制仪和嵌入式控制仪,所述温度控制仪用于控制燃烧单元中加热炉的加热速率,所述嵌入式控制仪用于测定过程中的操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嵌入式控制仪采用触控屏。所述触控屏用于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个交互界面,所述触控屏的界面精美、直观,以动画形式实时动态显示试验流程,操作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屏的表面采用IP65防水ABS工程材料。

所述点燃温度测定仪启动后,通过控制单元的触控屏设置起始试验温度、试验间隔以及观察时间,通过进样单元对测定仪进行管道排空,然后通过进样单元将样品注入至燃烧单元内的燃烧瓶中并通过控制单元启动燃烧单元内加热炉开启加热。点燃温度测定仪启动后,炉温以6℃/min的加热速率上升,达到“起始试验温度”后开始第一次试验,以后每升高20℃试验一次,直到找到试样点燃;再开始降温,以5℃为间隔试验一次直到试样不燃烧从而确定点燃区间,再以不燃的最低温度开始每升高2℃试验,在此温度下开始改变试样量重复试验,直到再次找到样品点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30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