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外板上加强板连接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3382.2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9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2D2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外板上 加强 连接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外板上加强板连接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车门外板上加强板直接与内板搭接点焊在一起;例如名为“一种汽车车门外板”(公告号CN202788521U)的公开技术,其包括外板本体,外板本体上设有门把手安装部和窗框部,在外板本体的平整型面上设有三条加强筋,其中,第一加强筋位于窗框部与门把手安装部之间,第二加强筋位于门把手安装部的下方,与第一加强筋平行,第三加强筋位于第二加强筋的下方且与第二加强筋平行,该第三加强筋的右端横向端贯穿外板本体的边缘;该公开技术通过在外板本体的平整型面上增设三条加强筋,加强了车门外板的整体强度,以解决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出现的变形、以及产品成型时因内应力释放而造成的型面塌陷等问题。但这种直接点焊连接的结构,对于整体强度的一致性难以保障,尤其是在大批量生产中,易于出现强度不稳定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大、支撑稳定的车门外板上加强板连接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车门外板上加强板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支架主体的第一型面,其特征在于:第一型面的侧缘向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型面、第四型面和第五型面;第二型面、第四型面和第五型面为凸起结构;装配时,第五型面和第四型面与车门外板上加强板贴合,第二型面与车门锁安装加强板贴合。这种连接结构,将车门外板上加强板与车门锁安装加强板结合,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使得整体结构稳固、强度大。
作为优选,第一型面的侧缘弯折延伸形成第三型面,第二型面与第三型面平行,第二型面与第三型面侧壁连接。这种结构,结构简洁,稳固可靠。
作为优选,第一型面与第二型面、第四型面和第五型面之间设置圆形倒角连接,并设置三角筋。增强连接强度,减少应力集中的现象。
作为优选,第一型面中心隆起成圆筋;圆筋呈弧形,两端分别朝向第四型面和第五型面。这种弧形凸起结构,可大幅提高连接支架的连接强度,形成更有效的压力传递,并可吸收压力、缓冲冲击,达到减震。
作为优选,在第一型面上开两个定位孔。更便于装配操作,定位更快速精确。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大、支撑稳定的特点;连接支架将车门外板上加强板与车门锁安装加强板结合,车门锁安装加强板与车门内板焊接在一起。连接支架成三角形,构成稳固的连接结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外板上加强板连接支架,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包括连接支架主体的第一型面,第一型面的侧缘向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型面、第四型面和第五型面;第二型面、第四型面和第五型面为凸起结构;装配时,第五型面和第四型面与车门外板上加强板贴合,第二型面与车门锁安装加强板贴合。第一型面的侧缘弯折延伸形成第三型面,第二型面与第三型面平行,第二型面与第三型面侧壁连接。第一型面与第二型面、第四型面和第五型面之间设置圆形倒角连接,并设置三角筋。在第一型面1上开两个定位孔。
第一型面中心隆起成圆筋;圆筋呈弧形,两端分别朝向第四型面和第五型面。
车门外板上加强板因在把手处面积比较大,把手安装面与车门内板比较远,所有增加一个连接支架将车门外板上加强板与车门锁安装加强板结合,车门锁安装加强板与车门内板焊接在一起。连接支架成三角形,比较稳固。
以下以具体结构作为举例说明。
连接支架为板材弯折而成的结构,其中第一型面1是整个支撑主体结构,第二型面2与第三型面3平行,距离为1.5mm,第二型面2与车门锁安装加强板22贴合,第二型面2与第三型面3通过搭接面倒角结合,第一型面1与结合后的第二型面2倒角R2连接,为了增加倒角处强度,两个三角筋7起到了绝对的作用,第五型面5和第四型面4与车门外板上加强板21贴合,第一型面1与第五型面5倒角R2,且有两个三角筋11,第一型面1与第四型面4倒角R2,且有两个三角筋6,在第一型面1中心处增加圆筋8;圆筋8呈弧形,两端分别朝向第四型面和第五型面;在第一型面1上开定位孔9和定位孔1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型面1、第二型面2、第三型面3、第四型面4和第五型面5是结构名称,都是板材弯折的结构,并非仅仅指代平面或表面。其中第二型面2与第三型面3平行,是指两者对应的板材表面相互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3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