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翻式肠道焊接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4289.3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1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群;陈军;朱滨;张佳泳;梁召云;李桂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A61B18/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翻 肠道 焊接 吻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研究领域中的一种吻合器,特别是一种外翻式肠道焊接吻合器。
背景技术
圆形吻合器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机械式消化道重建手术工具,主要使用钛或钽金属钉来固定肠道组织。相对传统的针线手工缝合,吻合器可以简化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使一些暴露困难、操作空间小的手术变得较为简便。圆形吻合器为内翻吻合模式,工作时需要将钉仓组件完全置于肠道内,施加压力使两端肠道浆膜贴合,然后激发金属钉固定软组织,并切除多余的残端,形成消化道重建。圆形吻合器与针线缝合一样,吻合过程都需要缝合材料,这不可避免地给肌体带来炎症反应。
在使用缝合线或吻合钉的缝合方式中,由于肠道切口容易渗血,如果实施外翻吻合,容易造成伤口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因此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基本上使用内翻缝合。圆形吻合器是典型的内翻缝合模式,即浆膜与浆膜贴合,其愈合过程中浆膜成为血液循环沟通的屏障,需要压榨及穿刺吻合部位组织,浆膜退缩及血运再生重建后才开始愈合过程,延缓了自然生理愈合时间。另外,圆形吻合器在没有自然生理入口的情况下,需要在肠道侧壁切口置入工作部件,完成肠道端端吻合后,还需要关闭侧壁切口,增加了肠道的手术创伤及手术野污染的机会。圆形吻合器缝合的创口位于消化道内腔,内翻组织较多,容易造成出血及异物残留等问题,甚至会引发吻合口瘘、狭窄等症状。
理想的组织修复是组织缺损完全由原来性质的细胞来修复,恢复原有组织结构和功能,即完全修复。因此现代缝合技术强调按解剖层次缝合,将同类型的组织正确对合缝合,提高伤口的愈合质量,恢复伤口的原有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肠道截面组织由外到内大体上分为浆膜、肌肉层及粘膜三层,层层对合缝合是最理想的组织修复模式。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兼顾实施的难易程度,兼顾风险与收益的平衡。虽然内翻式圆形吻合器存在上述缺点,但因其具有操作简易,适于微创环境下使用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大量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翻式肠道焊接吻合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外翻式肠道焊接吻合器,其包括手柄组件、伸缩杆组件以及圆环焊接头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和圆环焊接头组件分别安装在伸缩杆组件的两端,手柄组件通过电缆与软组织高频焊接设备连接后与圆环焊接头组件形成高频电流的输出回路,所述圆环焊接头组件包括远端圆环焊接头以及近端圆环焊接头,所述远端圆环焊接头包括远端电极片、用于放置需要焊接的肠道组织的远端圆环以及将肠道组织外翻的多个远端挂钩,所述近端圆环焊接头包括近端电极片、用于放置需要焊接的肠道组织的近端圆环以及将肠道组织外翻的多个近端挂钩,所述远端电极片和近端电极片相对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近端圆环焊接头包括近端上半圆环构件和近端下半圆环构件,所述近端上半圆环构件和近端下半圆环构件为绝缘体,近端上半圆环构件和近端下半圆环构件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近端上半圆环构件和近端下半圆环构件的一端通过锁紧装置固定后形成近端圆环,近端上半圆环构件的轴向端面一侧设有近端上环形槽,近端下半圆环构件的轴向端面一侧设有近端下环形槽,所述近端挂钩分布在近端上半圆环构件的外圆周和近端下半圆环构件的外圆周;所述远端圆环焊接头包括远端上半圆环构件和远端下半圆环构件,所述远端上半圆环构件和远端下半圆环构件为绝缘体,远端上半圆环构件和远端下半圆环构件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远端上半圆环构件和远端下半圆环构件的一端通过锁紧装置固定后形成远端圆环,远端上半圆环构件的轴向端面一侧设有远端上环形槽,远端下半圆环构件的轴向端面一侧设有远端下环形槽,所述远端挂钩分别分布在远端上半圆环构件的外圆周和远端下半圆环构件的外圆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42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