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离电路及双电源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4349.1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7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詹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10 | 分类号: | H02J1/10;H02J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电路 双电源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电路及双电源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子技术领域中,存在一部分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需要两台电源并联输出供电,不间断供电,即,当一台电源损坏时,另一台电源可以正常输出,从而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但是,如果电源的输出不作任何的处理,当一台电源损坏时,而且损坏的状态为输出端短路,则会造成并联使用的另一台电源被短路,供电会间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1所示,一般地,在两台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串联一个二极管D1和D2,当其中一台电源短路时,二极管反向截止,则并联使用的另一台电源的输出电流无法流入损坏的电源中,从而维持另一台电源的正常输出。但是存在不足之处,由于供电系统的电源输出的是低压大电流,电源输出电流较大,二极管D1、D2的损耗极大,会造成电源转换效率低下和二极管过热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离电路及双电源供电系统,在保证不间断供电的前提下,有效减小电源输出损耗,提高电源供电系统稳定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电路,包括MOS管和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具有栅极控制端、源极检测端和漏极检测端;所述MOS管的栅极与所述栅极控制端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与所述源极检测端连接,所述MOS管的漏极与所述漏极检测端连接;
所述MOS管的源极为所述隔离电路的隔离输入端;所述MOS管的漏极为所述隔离电路的隔离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驱动直流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驱动直流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栅极控制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源极检测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漏极检测端。
所述驱动直流电源为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二三极管提供偏置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则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驱动直流电源,具体为: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驱动直流电源;
则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驱动直流电源,具体为: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驱动直流电源。
所述第一电阻用于限流保护所述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二电阻用于限流保护所述第二三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和二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驱动直流电源;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驱动直流电源;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栅极控制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源极检测端;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漏极检测端。
所述驱动直流电源为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二极管提供偏置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则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驱动直流电源,具体为: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驱动直流电源;
则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驱动直流电源,具体为:所述二极管的阳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驱动直流电源。
所述第一电阻用于限流保护所述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二电阻用于限流保护所述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MOS管为N沟道MOS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双电源供电系统,包括第一直流供电电源、第一隔离电路、第二直流供电电源、第二隔离电路和负载;
所述第一隔离电路为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隔离电路;
所述第二隔离电路为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隔离电路;
所述第一直流供电电源与所述第一隔离电路的隔离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隔离电路的隔离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直流供电电源与所述第二隔离电路的隔离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电路的隔离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提供一种多电源供电系统,其电路结构是所述双电源供电系统的叠加,即,每一个电源均通过一个隔离电路与负载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43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线路末端电压补偿装置
- 下一篇:并联阻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