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草莓高架栽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4352.3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8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智;巫建华;王媛花;贾思振;颜志明;解振强;冯英娜;蔡善亚;刘叶琼;林英泽;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许丹丹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草莓 栽培 装置 | ||
1.一种装配式草莓高架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槽(1)、基质盛放层和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为2组以上,固定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竖管和垂直连接于两根竖管之间的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第一横杆(2)设在第二横杆(3)的上方,第一横杆(2)与两根竖管构成“凹”形支撑部,栽培槽(1)设在“凹”形支撑部上,两根竖管顶端均设有C形管(4),C形管(4)内均设有卡条(5);所述栽培槽(1)为顶部开口箱体结构,栽培槽(1)长度方向两端端头设有通气孔(14);所述基质盛放层截面为弧形,设在栽培槽(1)内,基质盛放层两端分别通过卡条(5)卡在C形管(4)内;栽培槽(1)底部设有一个以上液位调节器,液位调节器包括穿过栽培槽(1)底部的导流管(6)和设在栽培槽(1)底部下方的管套(7),导流管(6)与管套(7)螺纹套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草莓高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包括上管(8)和下管(9),下管(9)内径大于上管(8)外径,上管(8)底端套接在下管(9)内,上管(8)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18),下管(9)的上部由下至上均匀设有2个以上第二通孔(10),下管(9)外壁设有分别穿过第一通孔(18)和第二通孔(10)的锁销(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草莓高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盛放层弧底与栽培槽(1)底部距离小于通气孔(14)底端与栽培槽(1)底部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草莓高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14)底端与栽培槽(1)底部距离为10-15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草莓高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6)穿过栽培槽(1)底部部分的外围设有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草莓高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盛放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无纺布层(12)和防虫网层(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草莓高架基质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12)为农用无纺布,防虫网层(13)为60目防虫网。
8.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草莓高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1)下方地下埋设有排水管道,对应液位调节器下方的排水管道上设有排水口(15),排水口(15)通过软管(16)与导流管(6)底端连通。
9.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草莓高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2)两端分别通过卡接件(17)与两根上管(8)垂直连接,第二横杆(3)两端分别通过卡接件(17)与两根下管(9)垂直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草莓高架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第一横杆(2)和第二横杆(3)均为热镀锌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43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