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制仿古建筑产品的辊道窑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4907.4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7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夹江县宏兴窑炉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00 | 分类号: | F27B9/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谭德兵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制 仿古 建筑 产品 辊道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建筑材料及燃料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烧制仿古建筑产品的辊道窑。
背景技术
传统青砖、青瓦或古色古香类建筑装饰用材料的烧制一般是采用老式传统的“坛罐窑”经过烘烧,放大火、用小火、保火、灌水、绝氧、杀青、降温制品出窑堆码,工序流程繁琐,烧成周期长,一般25天左右才烧制一窑,产量小,制品缺陷多,优质产品相对较少,耗用成本高,且在烧制过程中制品几何尺寸偏差大,因为是多层次码烧,所以易出现倒坯、炸坯、色差大等现象,烧制过程中烟气排放对环境污染大,不符合排放标准,故现在生产多不采用此类窑炉烧制。
针对上述传统窑炉的缺陷进行改进,目前使用的辊道窑具有环保、节能、连续式生产、产量大、产品品质高的优点,在技术(预热排潮、氧化、烧结、急冷、缓冷的控制处理)上更能解决温度的烧成曲线和制度的掌控,但是目前辊道窑连续不间断式烧制仿古建筑砖瓦等产品的技术仍然处于研究阶段,采用现有辊道窑生产古建筑砖瓦等产品时不能达到预期的杀青还原目的,严重影响古建筑砖瓦等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烧制仿古建筑产品的辊道窑,以期望可以提高古建筑产品的质量,提高效率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烧制仿古建筑产品的辊道窑,包括窑顶、两侧窑墙和辊道,所述辊道窑分为预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三段,所述冷却带又分为急冷带和缓冷带,所述急冷带的700-650℃区间在辊道的传送方向上依次设置煤气输入管和蒸汽输入管,所述煤气输入管连接煤气发生炉,所述蒸汽输入管连接蒸汽锅炉,所述缓冷带的窑顶设置强冷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蒸汽输入管由相互连通的蒸汽输入主管和蒸汽分流支管组成,所述蒸汽分流支管上设置散气孔,所述煤气输入管由相互连通的煤气输入主管和煤气分流支管组成,所述煤气输入主管和煤气分流支管连接到多个煤气烧嘴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蒸汽输入主管沿蒸汽流动方向依次设置蒸汽压力表和蒸汽防爆阀,所述煤气输入主管沿煤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煤气压力表和煤气防爆阀。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多个所述蒸汽分流支管并行排列,所有蒸汽分流支管两端穿过辊道窑两侧窑墙与窑墙外的蒸汽输入主管连通;多个所述煤气分流支管并行排列,所有煤气分流支管两端通过嵌在窑墙内的煤气烧嘴与煤气输入主管连通,所述煤气输入主管还与多个嵌在窑墙内的煤气烧嘴逐一单独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急冷带末端和缓冷带初端之间设置挡火板。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强冷装置为抽热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实用新型的辊道窑能够连续不间断式烧制仿古建筑砖瓦等产品,相比现有窑炉,本实用新型的辊道窑更环保、节约能源、废气污染排放少、烧成周期大大缩短,提高了产量,提高产品优级率,减少了缺陷,特别是在仿古建筑产品的制备上属于国内首创,所得仿古建筑产品成色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烧制仿古建筑产品的辊道窑的急冷带700-650℃区间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烧制仿古建筑产品的辊道窑的急冷带700-650℃区间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辊道窑是一种截面呈狭长型的隧道窑,但是它不用装载制品的窑车在轨道上运行,而是由一根根平行排列横穿窑面工作通道截面的棍棒组成“辊道”,传动方式是采用链条带动齿轮辊棒传动或斜齿转动等(预热、排潮、氧化带初端,急冷带、缓冷带和尾冷带均使用铁管和中温磁管做传动棒,高温烧成带使用高温磁管做传动棒),制品放在辊棒上,随着辊棒的转动而输送制品,在窑内完成烧成工艺过程。整个制品从进窑开始亦在辊棒的转动下输送入窑内完成一系列的烧制,一个烧成周期约一个半小时即可完成,所以比传统窑炉产量大周期短,所以称辊道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夹江县宏兴窑炉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夹江县宏兴窑炉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49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自动密封炉门
- 下一篇:用于干燥设备物料分布的摇摆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