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中的煤添加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5316.9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7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符敏;张志磊;刘兰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合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64 | 分类号: | B65D88/64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金星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焚烧 处理 系统 中的 添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添加斗,特别是指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中的煤添加斗。
背景技术
污泥焚烧处理系统是污泥处理厂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排污单位排出的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而污水处理时会沉淀污泥,该污泥经过调制、压滤后得到含水率相对较低的泥饼,这些泥饼可进行再处理,而污泥焚烧则是污泥再处理的一种常用方式,目前在污泥焚烧过程中一般需要添加煤。而煤的添加主要通过工程车将煤送入添加斗中,煤经过添加斗送入输送带中,然后经过震动筛选,然后破碎最终送入燃烧炉中。然目前的添加斗仅为一个漏斗状,添加后容易出现压实现象,特别是煤含水量比较高的情况,因此,经常需要人工疏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中的煤添加斗,该煤添加斗结构合理,可以在添加煤时对煤进行缓冲并破碎,从而有效减少了煤被压实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中的煤添加斗,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斗体,该斗体的上端设置了进料口,斗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该斗体的进料口处焊接固定有格栅,该格栅中包括若干个侧栅条和若干根中间栅条,该中间栅条水平平行设置于斗体的中部,所述侧栅条水平平行设置于中间栅条的两侧,中间栅条的强度大于侧栅条的强度,且中间栅条的上表面高于侧栅条的上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中间栅条为板状的中间栅板,该中间栅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斗体内侧面配合的斜面,所述中间栅板的斜面与斗体内侧面焊接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侧栅条为钢筋条,每根钢筋条的两端设置有弯折部,该弯折部与斗体的内侧面之间焊接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格栅还包括若干根加强杆,该加强杆与侧栅条和中间栅条垂直并焊接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斗体的外部设置有外部加强筋。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外部加强筋包括水平焊接于斗体外侧的上加强板、水平焊接于斗体外侧的下加强板,该上加强板与下加强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加强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之间平行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斗体的进料口外周设置有斗沿。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该斗体的进料口处焊接固定有格栅,该格栅中包括若干个侧栅条和若干根中间栅条,该中间栅条水平平行设置于斗体的中部,所述侧栅条水平平行设置于中间栅条的两侧,中间栅条的强度大于侧栅条的强度,且中间栅条的上表面高于侧栅条的上表面,因此,该栅格可以起到缓冲和破碎的效果,当铲车将煤送入到斗体上时,由于栅格的存在,煤在下落的过程中会碰撞到栅格,减缓下降速度,减少压实的现象发生,从而还起到一定的破碎作用,同时,由于中间栅条的强度大于侧栅条的强度,中间栅条的上表面高于侧栅条的上表面,那么铲车在添煤时,铲车容易碰撞到添加斗上,由于中间栅条高于侧栅条,那么铲车优先接触中间栅条而不接触侧栅条,从而提高栅格的使用寿命。
又由于所述中间栅条为板状的中间栅板,该中间栅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斗体内侧面配合的斜面,所述中间栅板的斜面与斗体内侧面焊接固定。所述侧栅条为钢筋条,每根钢筋条的两端设置有弯折部,该弯折部与斗体的内侧面之间焊接固定。这样,侧栅条和中间栅条的固定非常方便,易焊接。
又由于所述外部加强筋包括水平焊接于斗体外侧的上加强板、水平焊接于斗体外侧的下加强板,该上加强板与下加强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加强板。这样可以加斗体的强度,避免铲车误操作而碰撞斗体使其变形。
又由于所述格栅还包括若干根加强杆,该加强杆与侧栅条和中间栅条垂直并焊接固定。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栅格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中间栅条的示意图;
图4是侧栅条的示意图
附图中:1.斗体;2.中间栅条;21.斜面;3.侧栅条;31.弯折部;4.加强杆;5.上加强板;6.下加强板;7.连接加强板;8.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合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合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53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吸力面副叶片的空间导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