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露天石质文物风化的复合防护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716717.6 申请日: 2015-09-16
公开(公告)号: CN204959997U 公开(公告)日: 2016-01-13
发明(设计)人: 孟田华;邓富胜;韩丙辰;董丽娟;杨成全;卢玉和;石云龙;任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大同大学
主分类号: E04B1/64 分类号: E04B1/64;B32B3/12;B32B9/04
代理公司: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代理人: 刘书元
地址: 037009 ***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针对 露天 文物 风化 复合 防护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露天石质文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利用物理复合结构对文物进行非直接接触的防治自然风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露天石质文物大多是体积大、不易移动、分布在野外环境,无法像室内或馆藏文物一样通过人为调控环境来达到保护的目的,其保护材料的选择和保护技术的研究一直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关注热点。而风化是露天石质文物中最重要的一种病害,引起风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差作用和水的侵蚀。其中,露天石质文物的温差主要是由太阳光中的红外光线所产生的热效应引起,而95%的红外辐射能量集中在近红外区的720-2500nm之间,自然降水则造成石质文物漏水、渗水和积水,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等。所以,要从根本上治理露天石质文物的风化,就需要阻止降水的侵入,并尽最大可能让文物处于一个恒温的环境。

目前,对于露天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的研究大多是对现有材料进行实验和使用,很少有根据需求对保护材料进行设计。常用的物理防风化方法有加雨棚和排水渗水工程等,化学防风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涂覆方法,喷涂方法和浸泡方法。所用材料主要有无机防风化材料、有机防风化材料、复合防风化材料、仿生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尽管这些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加固、防水、防酸、防污、防溶蚀、防微生物和防风化等作用,以减缓石质文物的损毁进程,然而,这些材料在实际防护应用中,总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缺点。如硅酸盐等无机材料的疏水性差,弹性小,粘接力脆弱;丙烯酸树脂等有机材料的寿命短,渗透性差,失效后还使得文物表面颜色变暗;纳米材料和仿生材料虽然效果好,但制备难度大,不适合云冈石窟这样大面积的使用,故推广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不改变文物原状”、“过程可逆”、“与环境统一”,“预防优于弥补”等实施文物保护原则的前提下,设计一种与石质文物非直接接触式的防护结构,此结构可与文保界认可的保护性窟檐有机结合为一体,在实现隔绝雨、雪、挡风功能且不影响参观效果的同时,减小文物日夜温差,进而起到防治风化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针对露天石质文物风化的复合防护结构,包括SiO2抛光氧化硅片衬底,以及该衬底上间隔设有的多层圆环状金属层和正方形环状金属层所述的圆环状金属层和正方形环状金属层之间设有SiO2介质层。

以上所述的圆环状金属层和正方形环状金属层上分别设有周期性排列的金属圆环和金属正方形环。

以上所述的圆环状金属层和正方形环状金属层各为两层,接触衬底的最内一层为圆环状金属层,最外一层为正方形环状金属层。

为解决上述防护石质文物风化的技术问题,将可起到减小石质文物温差的防风化结构与能阻挡雨、雪、风等侵蚀文物的保护性窟檐有机结合。

第一、选择厚度为200nm的SiO2抛光氧化硅片作为衬底(SiO2-CD);

第二、制备周期性圆环状状金属层(Al-C):

①在衬底上利用匀胶机旋凃电子束曝光胶(PMMA)后,热板烘烤;

②利用电子束曝光机(EBL)写入.gds格式的周期圆环状样品图形,并显影和定影;

③利用电子束蒸发镀膜机蒸发厚度为5nm的金属铝;

④利用丙酮或者去胶液浸泡样品后剥离;

第三、介质层SiO2的生长(SiO2-JZ):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VCD),沉积厚度为50nm的SiO2介质层;

第四、制备周期性正方形环状金属层(Al-S)

①在衬底上利用匀胶机旋凃电子束曝光胶(PMMA)后,热板烘烤;

②利用电子束曝光机(EBL)写入.gds格式的周期圆正方形环状样品图形,为了与第一层对齐,做十字标记后显影和定影;

③利用电子束蒸发镀膜机蒸发厚度为5nm的金属铝;

④利用丙酮或者去胶液浸泡样品后剥离;

第五、介质层SiO2的生长(SiO2-JZ):

重复第三步;

第六、制备周期性环形环状金属层(Al-C):

重复第二步;

第七、介质层二氧化硅的生长(SiO2-JZ):

重复第三步;

第八、制备周期性正方形环状金属层(Al-S):

重复第四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同大学,未经山西大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6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