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包装设备的分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7065.8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9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洪朝阳;候德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越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7/00 | 分类号: | B65B3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包装 设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包装设备的分料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包装设备是实现物料自动包装的机械设备。自动包装设备通常设有分料装置,以用来将物料分开包装。现有技术的一种用于对注塑零件进行包装的装置,如公告号CN203779779U所披露的,其分料装置是在接料槽的底部设有多个导向管,用来将注塑零件导向接料槽下方的收料篮中的不同收料槽中。这种自动包装设备中的导向管无法设置较多,因为,分布在周边的导向管由于需要与底部的多个收料槽相配合,收料槽通常较大,这样,导向管与水平面的夹角就比较小,当收料槽较远时,导向管接近于水平设置,容易造成卡料;因而,现有的这种结构限定了导向管的数量,也就是说限定了收料槽的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包装设备的分料装置,利用对分料装置的结构改进,可以匹配于较多的收料装置,而不会造成卡料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包装设备的分料装置,包括复数个分腔管和固定支架,各个分腔管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并使各个分腔管呈倾斜设置;在固定支架的下方匹配有自动包装设备的收料装置;在复数个分腔管中,各个分腔管与水平面所构成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所述分料装置还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一端设在所述复数个分腔管中处于周边的分腔管的底端下方,所述输送带的另一端设在收料装置的上方。
所述复数个分腔管的底端呈矩阵分布方式。
所述输送带的一端设在呈矩阵分布方式的复数个分腔管中处于相对的两侧边的分腔管的底端下方,所述输送带的另一端设在所述相对的两侧边的靠外侧的对应收料装置的上方。
在收料装置中匹配有复数个收料槽,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复数条与收料装置的收料槽相对应的输送通道,相邻的输送通道之间通过挡板相隔。
在收料装置中匹配有复数个收料槽,所述输送带分设为复数条与收料装置的收料槽相对应的输送条,各输送条之间呈同一水平或上下错位设置。
所述复数个分腔管分别分为复数个上分腔管和复数个下分腔管,所述复数个上分腔管和复数个下分腔管分别通过上固定部件和下固定部件的固定组成上分腔机构和下分腔机构;所述下分腔机构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下部,并使所述下分腔管的下端伸向固定支架的下方,所述输送带的一端设在对应的下分腔管的底端下方。
所述上分腔机构可拆卸地固定在固定支架的上部,并使各个上分腔管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下分腔管的上端相互对接。
所述上分腔管的下端与对应的下分腔管的上端相互对接为上分腔管的下端与下分腔管的上端相切或者上分腔管的下端伸入下分腔管的上端的管腔中。
所述上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在第二固定板的上方,所述复数个上分腔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相固定,并使各个上分腔管呈倾斜设置;所述下固定部件包括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设在第四固定板的上方,所述复数个下分腔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相固定,并使各个下分腔管呈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固定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上分腔机构通过第一安装孔与可拆卸紧固件的配合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支架的上部;所述第三固定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下分腔机构通过第二安装孔与紧固件的配合固定在固定支架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包装设备的分料装置,设计时,通过在处于周边的分腔管的底端下方增设输送带,可以增加分腔管或下分腔管的倾斜角度,避免卡料;上分腔管、下分腔管的配备数量为M*N,即呈矩阵分布方式。而上分腔管可以根据零件的大小及模具腔数设置不同的规格,当需要时可以更换上分腔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采用了将分腔管或下分腔管设计成与水平面所构成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并且增加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一端设在所述复数个分腔管或下分腔管中处于周边的分腔管或下分腔管的底端下方,所述输送带的另一端设在收料装置的上方,通过增设输送带,可以减小分腔管或下分腔管的倾斜角度,避免卡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越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越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70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过滤反洗功能的弥合性水锤预防阀组
- 下一篇:多枚多列装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