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自锁功能的孔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7480.3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1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郭舒;柴昕;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D25/24 | 分类号: | F01D25/24;F16B3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周良玉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发动机机匣类孔探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自锁功能的孔探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这个通常被比作飞机“心脏”的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可靠性对飞机的安全更是至关重要。而发动机孔探技术就是在飞机原位不分解发动机的情况下,将内窥镜插入发动机上预留的专用接近口或其他接近孔(如放气活门、点火嘴孔等)检查发动机内部结构的有效手段。孔探设备随着行业的壮大而逐步发展,从早期无法弯曲、探测距离短、多台组合型的硬杆式内窥镜等到现在视野广阔、成像清晰、多功能组合的便携式内窥镜,这些设备在不同时期预防发动机空中停车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随着CCD电子耦合元件的诞生和电子技术的崛起,视频内窥技术大大的推动民航孔探设备的发展,在保证飞机持续适航的同时也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现有技术中,普通孔探仪堵头不能实现自锁,需要在外部用锁丝或锁片锁紧,只适用于无外涵机匣的单层机匣结构。而现有的带自锁功能的孔探仪堵头,由于结构复杂,并且在拆装过程中容易将与机匣为一体的卡抓损坏,应用情况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自锁功能的孔探装置,包括机匣底座,其一端设置在机匣壳体上,另一端与孔探仪堵盖连接;
孔探仪堵头,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第一段,安装在所述机匣底座内;第二段,压在所述机匣底座的端面上;第三段,设置为带棱边的柱面体,穿过孔探仪堵盖并与孔探仪堵盖间隙配合;第四段,其上设置有压紧件;第五段,自孔探仪堵头的端面向内开孔;
孔探仪堵盖,其一端与机匣底座连接,另一端连接压紧件,所述孔探仪堵盖在连接压紧件的一端,其内孔为带棱边的柱面孔,与所述孔探仪堵头的第三段间隙配合;
压紧件,用以将孔探仪堵盖压接在机匣底座上。
优选的是,所述孔探仪堵头第一段为带外螺纹的堵头,所述机匣底座带有内螺纹,所述孔探仪堵头与机匣底座螺纹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孔探仪堵头第二段为端盘,其端面直径大于所述孔探仪堵头第一段的截面直径。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孔探仪堵头第三段为N面体柱状结构,与之对应的是,所述孔探仪堵盖的内孔为N边形孔。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3~12。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孔探仪堵头第四段为带有螺纹的杆状结构,所述压紧件为自锁螺母。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机匣底座在与所述孔探仪堵盖连接处设置为带锯齿状的下裙边,与之对应的是,所述孔探仪堵盖上设置有带锯齿状的上裙边。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机匣底座与机匣壳体整体加工。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孔探仪堵头上开有六方形内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起到堵孔和密封作用,还可实现自锁功能,同时兼具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可实现盲拆盲装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带自锁功能的孔探装置的半剖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机匣底座正等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孔探仪堵头正等侧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孔探仪堵盖正等侧视图;。
其中,1为机匣底座,2为孔探仪堵头,3为孔探仪堵盖,4为自锁螺母,1-1为下裙边,1-2为螺孔,2-1为堵头,2-2为端盘,2-3为棱柱,2-4为端头,3-1为上裙边,3-2为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7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油机机油润滑监测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轮机轴封供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