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锁关闭及上锁确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8064.5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唐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永川区唐氏智能防盗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1/00 | 分类号: | E05B4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周正辉 |
地址: | 4021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锁 关闭 上锁 确认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门锁关闭及上锁确认机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在关门的时候,门锁舌头并没有进入门锁框中,人们误以为门已经关上了,只有通过反复的拉门,才能确认门锁是否已经锁上,当人们在匆忙的时候,也容易忘记是否已经锁门,如果出现这种失误,这就给我们的生命财产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不足,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锁关闭及上锁确认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锁关闭及上锁确认机构包括设置在门框上的门锁锁槽和反锁槽,门锁锁槽内侧壁上设置有电路板,该电路板上设置由电源、发声器Ⅰ、发声器Ⅱ、发光器Ⅰ、发光器Ⅱ、通电计时器Ⅰ和通电计时器Ⅱ构成的关门发声发光装置和由斜板、搭杆、挡板Ⅰ和弹簧Ⅰ组成的门锁确认装置,电源输出端连接发声器Ⅰ,发声器Ⅰ连接发光器Ⅰ,发光器Ⅰ连接搭杆Ⅰ,搭杆Ⅰ与斜板Ⅰ下端弯折部相对应,斜板Ⅰ下端弯折部与通电计时器Ⅰ连接,所述电路板焊接在门锁锁槽内,所述反锁槽内设置有挡板Ⅱ、弹簧Ⅱ、和斜板Ⅱ,所述导杆一端与发光器Ⅱ连接,接入由电源、发声器Ⅱ和通电计时器Ⅱ组成的反锁发声发光装置,另一端与斜板Ⅱ固定相连接,弹簧Ⅱ一端与挡板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斜板Ⅱ固定连接,且导杆另一端设置在靠近弹簧Ⅱ的斜板Ⅱ上。
通过以上设置,当挡板Ⅰ受力压缩弹簧Ⅰ,弹簧Ⅰ挤压斜板Ⅰ带动斜板Ⅰ下端弯曲部分,弯曲部分与搭杆Ⅰ接触,该电路导通,发声器Ⅰ发出声响,发光器Ⅰ点亮,提示人们门锁已经关闭,当电路导通时间达到时间计数器Ⅰ预设的值,时间计数器Ⅰ断开,发声器Ⅰ和发光器Ⅰ停止。当人们锁门的时候,锁头挤压挡板Ⅱ进而压缩弹簧Ⅱ,从而带动导杆相左移动,与横向搭杆Ⅱ连接,发声器Ⅱ发出声响,发光器Ⅱ点亮,提示人们门已上锁,达到到时间计数器预设的值,时间计数器Ⅱ断开,发声器Ⅱ和发光器Ⅱ均停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挡板Ⅰ垂直设置在门锁锁槽内,所述挡板Ⅰ与弹簧Ⅰ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簧Ⅰ一端固定设置在挡板Ⅰ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一斜板Ⅰ上,所述斜板Ⅰ上端铰接在门锁锁槽内壁上,另一端弯折部分接入电路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电路中设置有与斜板Ⅰ下端弯折部相适配的搭杆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斜板Ⅰ和斜板Ⅱ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0~4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斜板Ⅰ下端弯折部与搭杆Ⅰ在水平方向上的重叠距离大于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步改进方案,弹簧Ⅰ与挡板Ⅰ构成的整体的最大位移位置应处于门锁锁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斜板Ⅰ与斜板Ⅰ弯折部分为一整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门锁锁槽和反锁槽中的夹板开有一圆孔,该圆孔的半径大于导杆与横向搭杆之间的水平距离,导杆穿过该圆孔且导杆在靠近该圆孔靠近挡板Ⅱ一侧的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导杆与横向搭杆Ⅱ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小于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关门和锁门的时候均有自动提示音,不用再去拉门把手确认门是否已经锁好,而且该机构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安装调试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锁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门锁关闭及上锁确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门锁锁槽;2—挡板Ⅰ;3—弹簧Ⅰ;4—斜板Ⅰ;5—通电计时器Ⅰ;6—电源;7—发声器Ⅰ;8—斜板Ⅰ下端弯折部;9—搭杆Ⅰ;10—反锁槽;11—发光器Ⅱ;12—挡板Ⅱ;13—弹簧Ⅱ;14—斜板Ⅱ;15—圆孔;16—通电计时器Ⅱ;17—发声器Ⅱ;18—导杆;19—横向搭杆Ⅱ;20—发光器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永川区唐氏智能防盗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永川区唐氏智能防盗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8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锁体
- 下一篇:摇把锁手柄与基座之间的防摩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