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防爆型双金属温控器封装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8162.9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7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金成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平洋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7/04 | 分类号: | H01H37/04;H01H37/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防爆 双金属 温控 封装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防爆型双金属温控器封装外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防水、防爆的双金属温控器主要靠压制外壳后,再进行环氧树脂灌封法,来实现防水和防爆的功能,此种灌封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工艺比较繁杂;第二、环氧树脂固化时间较长;第三、效率低成本高;第四、不良率较高。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将双金属温控器本体1-3首先放置于预先制备好的外壳1-2内,然后再往双金属温控器本体1-3和外壳1-2的空隙中添加环氧树脂灌封,制作为内壳1-1。这种现有技术,首先要预制外壳1-2,再制备内壳1-1,增加了制备的工艺,增长了工作时间;其次,由于内壳1-1外包裹有外壳1-2,故内壳的制备过程需要更多的冷却和等待时间,造成环氧树脂固化时间较长,效率低成本高;最后,工艺复杂的同时,不良率也会相应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防爆型双金属温控器封装外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壳结构复杂而导致制备外壳的工艺繁杂、环氧树脂固化时间较长、效率低成本高和不良率较高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防爆型双金属温控器封装外壳,包括双金属温控器本体,所述双金属温控器本体底部安装有双金属温控器上盖,且双金属温控器上盖的外边缘大于双金属温控器本体,所述双金属温控器本体顶端由双金属温控器本体内部伸出两个连接件,双金属温控器本体外部包裹有壳体,且壳体与连接件接触处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和密封圈为一体式。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材质为环氧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与双金属温控器本体的双金属温控器上盖无缝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和密封圈将双金属温控器本体内部与外界相隔绝。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壳体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内壳和外壳,简化了生产工艺,减少次品率,成型效率高,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壳体与连接件接触处安装有密封圈,使得双金属温控器安装于其它设备上使用时,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甚至晃动后,不会致使连接件与壳体之间由于互相摩擦而破裂,密封圈可以起到隔绝内外空气和缓冲其它外力的作用,壳体和密封圈将双金属温控器本体内部与外界相隔绝,阻挡了空气和水的进入,有效的延长了双金属温控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内壳,1-2-外壳,1-3-双金属温控器本体,2-1-壳体,2-2-密封圈,2-3-连接件,2-4-双金属温控器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防水、防爆型双金属温控器封装外壳,包括双金属温控器本体,所述双金属温控器本体底部安装有双金属温控器上盖,且双金属温控器上盖的外边缘大于双金属温控器本体,所述双金属温控器本体1-3顶端由双金属温控器本体1-3内部伸出两个连接件2-3,双金属温控器本体1-3外部包裹有壳体2-1,且壳体2-1与连接件2-3接触处安装有密封圈2-2。
所述壳体2-1和密封圈2-2为一体式,一体式壳体2-1和密封圈2-2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内壳和外壳,简化了生产工艺,减少次品率,避免了由于内壳外设有外壳而延长成型效率,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壳体2-1的材质为环氧树脂,将环氧树脂材料加热,压入精密封装模具内,再固化成型,然后将制品取出,外壳2-1即制备完成。
所述壳体2-1与双金属温控器本体1-3的双金属温控器上盖2-4无缝贴合。
所述壳体2-1和密封圈2-2将双金属温控器本体1-3内部与外界相隔绝,阻挡了空气和水的进入,有效的延长了双金属温控器的使用寿命;密封圈2-2使得双金属温控器安装于其它设备上使用时,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甚至晃动后,不会致使连接件与壳体之间由于互相摩擦而破裂,密封圈可以起到隔绝内外空气和缓冲其它外力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平洋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太平洋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81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