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阻可调的线束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8638.9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7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林雅娇;韩阳;奚丽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飞航空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32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可调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配件,具体涉及一种航空线束用的电阻可调的线束组件。
背景技术
电气系统现场安装调试时,经常需要安装如电阻等体积较小的元器件。目前大多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剥开电线直接焊接该等小的元器件进行安装,然后用绝缘胶带处理裸露针脚,处理好以后再与线捆扎在一起,用扎线带进行捆扎,若需同时使用多个元器件,则会造成局部包扎过粗,且固定困难。这种方式安装简便,元器件易获取,缺点是不易后期维护,且易引起电气故障,系统可靠性较低。
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元器件与接插件集成的器件,电阻集成安装在插件中,直接插接在所需的线上即可,这种方式可靠性高,易于后期维护,缺点是此类器件不易获得,具有专一性,需定制。在现场维修、或安装调试时时间比较紧迫,不易找到合适的集成件,灵活度不高适用范围受限。
针对以上缺点,本文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于电阻等体积较小的器件适用的线束组件,其结构小巧,易装配固定,可靠性高,能够适用各种要求的电气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阻可调的线束组件,适用于安装体积较小的电器元件,使用灵活,便于安装维护及调试。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阻可调的线束组件,包括插头和与其电性连接的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本体,以及若干数量的母端子,所述插座包括插座本体,以及若干可与所述母端子电性相连的公端子,所述插座本体的后部向内侧凹陷设有收容腔,所述公端子通过注塑固定在所述插座本体内,所述公端子的尾部暴露于所述收容腔;进一步设有一电阻接线板,所述电阻接线板包括间隔埋设的若干插片、可选择性的连接部分所述插片的电路导线、以及与所述插片焊接的电阻,在所述电阻接线板的一侧,所述电阻的两端可选择性的焊接连接未连接所述电路导线的所述插片,在所述电阻接线板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电路导线的所述插片电性连接有插针,且所述插针对应所述公端子的尾部设置,所述电阻接线板可倒扣插设在所述收容腔内,使所述插针与所述公端子的尾部对应相压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片按上下两排间隔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按与所述公端子的尾部相同间隔方式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接线板与所述收容腔可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本体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于所述插座本体的下部枢接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上侧进一步设有一可与所述第二凸块相连接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进一步包括在与所述插座相连接后起辅助连接作用的金属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可替换为电容,或二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插片数量为10个。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数量为5个。
进一步的,所述母端子的另一端压接线束。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电阻的两端直接与插片相焊接后再连接于插座本体内形成第一重保护,再用保护盖与第二凸块扣合后形成第二重保护,可使电阻在稳定、安全的状态下工作,同时可方便开盖维护,便于后期检查维护。
根据不同要求,电路接线板可以快速更换和拆卸,也提高了其使用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运用于焊接安装电阻,还适用于多种常用的体积较小电气元器件,例如电容,二极管等,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阻可调的线束组件连接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阻可调的线束组件插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阻可调的线束组件插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阻可调的线束组件电阻接线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阻可调的线束组件电阻接线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阻可调的线束组件电阻接线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沿图3中A-A方向剖切后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阻可调的线束组件100,包括插头10、及插座20。
插头10包括插头本体11、若干数量的母端子12,以及在插头10与插座20相连接后起辅助连接作用的金属卡扣13。
所述的母端子12的一端同与其对接的插座20的公端子24插接,所述母端子12的另一端与线束30压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飞航空线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飞航空线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86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