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对收集的大自然新鲜空气保质保鲜的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8839.9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9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赫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赫奕 |
主分类号: | B65D85/00 | 分类号: | B65D8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王景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0 | 代理人: | 王景林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林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收集 大自然 新鲜空气 保质 保鲜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对收集的大自然新鲜空气保质保鲜的容器,使得生活在都市中的人能真正地呼吸到大自然中的新鲜空气。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市场上销售各种“空气罐头”、“登山氧”,采用金属罐包装,在运输到城市的过程中,金属罐内的负氧离子与环境中污染物的正离子在金属罐上发生中和,因此,罐内的负氧离子几乎早已消失殆尽。
新鲜空气,既不干燥也不真空,因此,使采集到的新鲜空气在保存和输送过程中不滋生细菌、负氧离子不消失,一直是现有技术还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
长期以来,呼吸新鲜空气--洗肺,只能到远离城市的地方,好空气难以带走。
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技术偏见,一种偏见一直认为,新鲜空气装罐提供给消费者时仍然是新鲜空气,误认为把大自然中的新鲜空气直接收集到金属罐中,就可以把富含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作为商品提供给消费者。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技术偏见,从来没有人认识到设法保存负氧离子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没有人思考如何才能保存负氧离子,以及如何让消费者最直观地了解和确信被提供的空气与大自然中的空气相差无几,是绝对安全的。
现有技术中存在第二种技术偏见,总喜欢选择标准的金属罐、氧气瓶、钢瓶、或其他压力容器。从来没有人认识到,标准压力容器充满压缩空气后的装卸、运输成本,更没有人考虑多大容器的容器才便于装卸搬运、才便于用户使用。
现有技术中存在第三种技术偏见,总喜欢选择不透明的容器。从来没有人认识到,新鲜空气被收集在容器内之后继续接受光的照射是否有益,更没有人考虑透明容器对新鲜空气的保质保鲜有多大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存在第四种技术偏见,总喜欢选择金属容器。从来没有人认识到,非金属容器是否更适宜,更没有人考虑到如何确定壁厚、耐压增强措施,以及自然老化因素是否影响塑料容器的经济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收集的大自然新鲜空气保质保鲜的容器,其可使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能真正地呼吸到纯净且含有很高负氧离子含量的大自然新鲜空气。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收集的大自然新鲜空气保质保鲜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具有无毒、无味、无臭、透明的电绝缘本体,该本体的横向截面为圆形,纵向截面呈长圆形,所述电绝缘本体内设有至少一层承受压力增强网;和/或,所述容器的壁厚在1-20mm。
优选地,横向外径与纵向的总长度之比为1:2至1:10。
优选地,所述承受压力增强网设置在电绝缘本体的中心部位。
优选地,所述承受压力增强网是金属网或碳纤维网。
优选地,该本体具有能够实现垂直放置的底座;和/或,该容器具有配套的载车,每个载车上具有固定至少一个所述容器的装置。
优选地,所述容器的容积为0.008-0.044立方米。
优选地,所述容器的容积为0.009-0.010立方米;和/或,所述容器的壁厚在2-10mm。
优选地,所述容器的容积为0.009立方米;和/或,所述容器的壁厚在5-8mm。
优选地,所述容器与出气流量调节装置、风向调节装置、赋能击扰装置和/或流量计量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容器与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历史记录存储器和显示器;压力、湿度、流量和/或温度的显示器;剩余可供气时间提醒显示器;和/或空气质量检测仪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消费者支付的其实并不是空气本身,而是科技研发的成本、采集新鲜空气的成本、保存新鲜空气的成本、运输/输送新鲜空气的成本、施放新鲜空气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和技术设备成本。因此,如现有技术中销售矿泉水一样,本实用新型并不涉及出售属于非卖品的空气产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不是生产空气,也不处理空气,不是制氧机;本实用新型仅仅是把大自然的最优质的空气原封不动地搬运到消费者工作和生活的室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能够呼吸到直接来自大自然的原生态无污染的新鲜空气,如:原生态无污染的黑龙江林海雪原、柴河林区、或镜泊湖的超级新鲜空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新鲜空气在保存过程中不变质/不滋生细菌、负氧离子不消失、原生态的新鲜空气成分不发生变化。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消费者自行采集和监测新鲜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赫奕,未经王赫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8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脉动跳越异步振动波式动力膜架
- 下一篇:木制陶瓷内胆酒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