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供给电极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9028.0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7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廷;姚维兵;谭强钢;程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庞学哲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供给 电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汽车生产自动化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供给电极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化汽车生产线普遍使用机器人对汽车白车身进行焊接,机器人的智能高速动作满足了当下汽车生产的高产能要求。但电极帽在频繁通电与白车身镀锌板接触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种氧化层,影响焊接质量,需要利用修磨器对电极帽进行修磨掉氧化层,造成电极帽的亏损,当电极帽亏损到一定程度,需要借助器具拆换电极帽。机器人的高效率地使用电极帽,也就同时加速了电极帽的更换频率。
为配合汽车生产自动化电极帽的高频率更换,需要利用自动拆帽装置对电极帽进行拆换,而储存电机帽装置是自动拆帽装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有的储存电机帽装置包括圆型和直线型两种结构形式,由于拆换电极帽过程中焊枪的冷却水容易外泄,不可避免的进入储存电机帽装置中,这样就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寿命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供给电极帽装置,其可有效防止焊接过程中的冷却水进入,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寿命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供给电极帽装置,包括上盖、下盖和设在所述上盖和下盖间的弹夹,所述上盖和下盖间设有穿过所述弹夹的转轴,所述弹夹上在转轴的外侧设有安放槽,安放槽内设有可驱动所述弹夹绕转轴转动的复位弹性件,所述弹夹上设有套装在转轴上并封闭所述安放槽的顶盖,所述顶盖上具有向上隆起的环形凸台,所述上盖的底侧具有围绕在所述环形凸台外侧的上环形挡圈,所述下盖的顶部具有向上隆起的下环形挡圈,所述弹夹的底部设有供所述下环形挡圈嵌入的环形凹槽,所述弹夹的顶面围绕所述转轴设有若干可放置电极帽的插孔,所述上盖上开设取帽口,取帽口的一侧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可将位于插孔内并随弹夹转动的电极帽阻挡在取帽口的下方。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顶盖和转轴间在所述环形凸台的内侧设有轴承,弹夹和转轴间在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设有轴承。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夹呈圆盘状,所述弹夹的外圆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插孔相对应的凸台,还包括正对所述弹夹外圆面设置的接近开关。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围绕所述插孔的内壁设有卡位,所述卡位中设有垫圈,所述垫圈在插孔的入口处形成供电极帽穿过并夹紧电极帽的过孔,所述插孔呈圆形,所述弹夹在插孔的底部设有卸压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卡位为开设在所述插孔内壁上的凹槽,所述垫圈为嵌装在所述凹槽内的O型圈。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卡位为开设在所述插孔内壁开口边缘的卡槽,所述垫圈为嵌装在所述卡槽内的O型圈,所述弹夹上设有可将O型圈压在卡槽内的压盖,所述压盖上开设可供电极帽自由通过的通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复位弹性件为涡卷弹簧,所述转轴的中部在安放槽内具有一安装平面,安装平面上设有螺孔,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安装平面上,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弯折形成卡勾,所述弹夹在安放槽的内壁设有供所述卡勾嵌入的卡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夹的顶部设有凸块,所述弹夹各插孔内的电极帽均取出后,所述凸块抵在所述挡块上,使所述弹夹位于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当焊枪取帽时,弹夹的取帽口正下方插孔中的电极帽被取走时,因为弹夹的孔口端面比上盖的挡块低,没有了阻挡力,复位弹性件驱动弹夹绕转轴转动,驱动弹夹使相邻的下一个电极帽碰到挡块上,完成了下一个电极帽的填充以及定位,直到弹夹中的最后一个电极帽被取出。本实用新型在上盖和下盖的内侧均设有挡水结构,从而能有效防止焊接过程中的冷却水进入到安放槽中,从而提高装置的寿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截面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弹夹结构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弹夹结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图6中C-C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图6中C-C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9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高精压反冲洗过滤站
- 下一篇:应急通信指挥系统中的无线接入多信道捆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