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合管路管夹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719514.2 申请日: 2015-09-15
公开(公告)号: CN204922226U 公开(公告)日: 2015-12-30
发明(设计)人: 黄从奎;郑朋辉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16L3/02 分类号: F16L3/02;F16D25/12
代理公司: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代理人: 刘路尧;逢京喜
地址: 230601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离合 管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离合管路在车身上的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离合管路管夹。

背景技术

管夹主要是管路在车身上固定的一种连接媒介,随着汽车的发展,很多控制系统都采用液压介质传递动力,比如离合系统等。然而液压介质需要通过相应的管路才能传递到执行部位,这些管路可以是软管,也可以是钢管。针对较长的管路,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管路会随着车身一起抖动,时间久了易导致管路变形和破裂(尤其是硬管),泄露液体介质,使动力传递中断,相应的功能会失效。因此,为了保证离合管路的可靠性,需要相应的管夹来固定管路,减小管路的抖动。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离合管路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离合管路管夹100包括固定支架110和两个管路卡槽120,其中固定支架110为圆柱筒状,内设置有螺纹,安装离合管路管夹100时,将固定支架110直接拧在车身螺栓上,相应的离合管路卡入管路卡槽120中即可完成离合管路的固定。

现有技术中的离合管路管夹具有如下缺陷:由于离合管路管夹通过螺纹连接与车身实现固定,不仅安装效率低,而且安装角度难以控制,当管路与管路卡槽的走向不一致时,会产生一定的扭矩,对管路和管路卡槽都会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管路管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提高安装效率,实现快速安装,且避免因管路与管路卡槽的走向不一致引起的零件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合管路管夹,其中,包括固定在一起的车身固定支架和管路固定支架,其中,所述车身固定支架设置有用于穿设车身螺栓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卡止部,每个限位卡止部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车身螺栓的螺纹槽相配合的圆弧面。

如上所述的离合管路管夹,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内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列所述限位卡止部,两列所述限位卡止部均沿着所述内腔的高度方向排列。

如上所述的离合管路管夹,其中,优选的是,两列所述限位卡止部在所述内腔的高度方向上相互交错分布。

如上所述的离合管路管夹,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圆弧面为四分之一圆弧面。

如上所述的离合管路管夹,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车身固定支架的内腔上端还设置有一对相对于所述内腔的中心轴线对称的圆弧斜面。

如上所述的离合管路管夹,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管路固定支架包括一对限位卡片和一对管路固定卡片,所述限位卡片和所述管路固定卡片均设置在所述管路固定支架的内侧壁上,所述限位卡片位于所述管路固定卡片的上方。

如上所述的离合管路管夹,其中,优选的是,每个限位卡片的末端均设置有导向斜面。

如上所述的离合管路管夹,其中,优选的是,每个管路固定卡片上均设置有用于支撑离合管路的支撑面。

如上所述的离合管路管夹,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面为圆弧状。

如上所述的离合管路管夹,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定设置在所述管路固定支架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合管路管夹包括车身固定支架和管路固定支架,车身固定支架设置有用于穿设车身螺栓的内腔,内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卡止部,每个限位卡止部均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螺栓的螺纹槽相配合的圆弧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合管路管夹通过设置限位卡止部使离合管路管夹可以快速的安装到车身螺栓上,通过设置圆弧面与车身螺栓的配合,在安装离合管路时,该离合管路管夹可以绕着车身螺栓转动,从而避免了离合管路管夹与离合管路之间产生扭矩而发生零件破损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离合管路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角度的离合管路管夹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角度的离合管路管夹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合管路管夹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合管路管夹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中:

100-离合管路管夹110-固定支架120-管路卡槽

图2-5中:

200-离合管路管夹210-车身固定支架211限位卡止部212-圆弧斜面

213-通孔220-管路固定支架221-限位卡片222-管路固定卡片

223-加强筋A-导向斜面B-支撑面C-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9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