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快捷的楼面梁端部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0329.5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9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向元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58 | 分类号: | E04B1/58;E04C3/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徐瑞丰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快捷 楼面 梁端部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面梁端部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施工快捷的楼面梁端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轻钢结构房屋建筑具有施工便捷、自重轻、工厂化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高、节能效率好、资源环境节约等诸多优点。现有的轻钢龙骨建筑框架围护墙体和分隔墙体是由各种材质的板材采取嵌入方式、夹持方式以及标准件紧固方式实现的建筑结构。
显然,这种建筑围护墙体板材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其建筑的维护成本、墙体结构的强度以及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对其影响的不确定性或多或少的产生和削弱了在很多应用范围方面的推广。
而传统的木结构、砖混结构、普通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相对在资源、能源、环境、工时、劳力等等方面存在消耗大,技术标准规范化和现场施工工艺受人为因素、天气气候条件因素等的干扰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施工快、成本低廉以及安装方便的施工快捷的楼面梁端部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其包括两侧板与水平面平行的H型钢、沿铅垂线设置在H型钢的中间板上的竖直冲眼、沿水平线设置在H型钢的中间板上的水平冲眼、设置在H型钢的中间板上的减重孔、下侧板与所述H型钢的上侧板贴合连接的第一C型横梁、设置在第一C型横梁的C型槽内的第一连接角钢、设置在第一C型横梁侧板上的第一长槽、设置在第一C型横梁的C型槽内的第一上楼板梁、设置在第一C型横梁的C型槽内的第一下楼板梁、用于连接第一上楼板梁、第一下楼板梁和第一C型横梁的加强C型钢以及呈折线设置在第一上楼板梁与第一下楼板梁之间的三个以上的第一支撑梁;
第一上楼板梁与第一下楼板梁对应设置且平行;
第一连接角钢的一侧面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第一C型横梁的下侧板以及H型钢的上侧板;
所述第一C型横梁、第一连接角钢、H型钢以及第一支撑梁均设置有镀锌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轻钢和H型钢组合使用,结构牢固,设计合理,保护环境,减少了混凝土使用量,施工速度快,保护土地;采用镀锌防腐耐用,通过角钢加固,提高强度,采用H型钢受力合理,减重孔减轻负重,通过找正冲眼,减少施工误差,提高施工质量,通过支撑梁提高承载能力;施工速度快,建筑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H型钢;2、竖直冲眼;3、水平冲眼;4、减重孔;5、第一连接角钢;6、加强C型钢;7、第一C型横梁;8、第一长槽;9、第一上楼板梁;10、第一下楼板梁;11、第一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侧板与水平面平行的H型钢1、沿铅垂线设置在H型钢1的中间板上的竖直冲眼2、沿水平线设置在H型钢1的中间板上的水平冲眼3、设置在H型钢1的中间板上的减重孔4、下侧板与H型钢1的上侧板贴合连接的第一C型横梁7、设置在第一C型横梁7的C型槽内的第一连接角钢5、设置在第一C型横梁7侧板上的第一长槽8、设置在第一C型横梁7的C型槽内的第一上楼板梁9、设置在第一C型横梁7的C型槽内的第一下楼板梁10、用于连接第一上楼板梁9、第一下楼板梁10和第一C型横梁7的加强C型钢6以及呈折线设置在第一上楼板梁9与第一下楼板梁10之间的三个以上第一支撑梁11;第一上楼板梁9与第一下楼板梁10对应设置且平行;第一连接角钢5的一侧面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第一C型横梁7的下侧板以及H型钢1的上侧板;本实用新型的H型钢由两个侧板以及设置在两侧板之间的中间板组成的H型结构;第一C型横梁7、第一连接角钢5、H型钢1以及第一支撑梁11均设置有镀锌层,第一C型横梁7为常见的C型钢,C型钢由两个侧板以及设置在两侧板之间的中间板组成C型结构,其中C型槽内各面为内侧面,与内侧面相对应的为外侧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0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钩垫
- 下一篇:用于改善通信系统中的HARQ反馈的配置及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