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菱形框架生态护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1301.3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4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义;路鼎;杨渠锋;喻涛;杨成渝;韩林峰;许海勇;张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王平义;路鼎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菱形 框架 生态 护岸 结构 | ||
1.一种新型菱形框架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岸结构包括护坡面和护脚,所 述的护坡面包括沿护岸基础坡面(1)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土工隔水材料层(3)、透水卵石 层(4)、绿化土壤层(5)和菱形块体层(7);所述的护坡面预部还设置有排水沟(2),排 水沟(2)底部填充碎砾石层(9),碎砾石层(9)与透水卵石层(4)连接,土工隔水材料 层(3)延伸到排水沟(2)底部;所述的绿化土壤层(5)上种植绿色植物(6);所述的菱 形块体层(7)由不同高度且镂空的菱形普通块体(10)和菱形鱼礁块体(11)间隔铺设而 成,护坡面最下缘铺设一排菱形普通块体(10),再往上铺设一排菱形鱼礁块体(11),再往 上其余均铺设菱形普通块体(10);所述护脚为沿护坡面坡脚设置的防冲块石(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菱形框架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菱形鱼礁 块体(11)的铺设间距为3.64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菱形框架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菱形普通 块体(10)和菱形鱼礁块体(11)为镂空式菱形立方体,中心和六面均为镂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菱形框架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菱形鱼礁 块体(11)的高度尺寸大于菱形普通块体(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菱形框架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菱形块体 层(7)铺设至离护坡面顶部1.5m~2m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菱形框架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脚高度 与护坡面最下缘铺设的菱形普通块体(10)高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王平义;路鼎,未经重庆交通大学;王平义;路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13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塑胶内衬的渡槽
- 下一篇:一种山区河流水生态丁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