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粒干燥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1405.4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4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潘乐;张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16 | 分类号: | B01J2/16;B01J2/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7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燥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器装置,具体是一种制粒干燥器装置,属于机械干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干燥装置成为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干燥的目的是为了物料使用或进一步加工的需要。如木材在制作木模、木器前的干燥可以防止制品变形,陶瓷坯料在煅烧前的干燥可以防止成品龟裂。另外干燥后的物料也便于运输和贮存,如将收获的粮食干燥到一定湿含量以下,以防霉变。由于自然干燥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各种机械化干燥器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
老式干燥器干燥温度不稳定,温度过高时,水汽就被干燥的空气带走。没有很好除去湿空气,湿度过大,对物料的干燥不彻底。老式干燥器加热空气需要耗费较多能量,同时热空气在传输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能量损耗,装置整体的能量利用率低。同时,由于装置本身采用的热气流和对喷雾进行干燥,而干燥器内部的体积较大,由于热气流出口的限定,物料喷雾在壳体内分散面积大,不同位置上的物料喷雾的受热不均,进而影响整体物料的干燥效果。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粒干燥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粒干燥器装置,具有改善流动性,减少粉尘飞扬,设备无死角,装卸料轻便快速、冲洗干净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粒干燥器装置,包括中效过滤器,所述中效过滤器一侧设置亚高效过滤器且亚高效过滤器与中效过滤器一端紧密接触;所述亚高效过滤器底端设置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一侧设置调风阀且调风阀一端与加热器固定连接;所述调风阀一侧设置液化床;所述液化床一侧设置压缩空气入口;所述压缩空气入口底端设置输液泵且输液泵一端与压缩空气入口紧密接触;所述液化床顶端设置离心风机;所述中效过滤器一侧设置闭风器;所述闭风器一侧设置消音器且消音器底端固定设置减震器;所述减震器顶端设置引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与中效过滤器之间通过亚高效过滤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化床底端与调风阀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入口贯穿液化床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引风机底端与减震器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紧凑,使用寿命久;
2、通过粉体造粒、改善流动性、减少粉尘飞扬,采用抗静电滤布,设备操作安全;
3、设备无死角,装卸料轻便快速、冲洗干净,通过粉体造粒改善其溶解性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效过滤器、2-亚高效过滤器、3-加热器、4-调风阀、5-液化床、6-输液泵、7-压缩空气入口、8-离心风机、9-消音器、10-引风机、11-减震器、12-闭风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制粒干燥器装置,包括中效过滤器1,所述中效过滤器1一侧设置亚高效过滤器2且亚高效过滤器2与中效过滤器1一端紧密接触;所述亚高效过滤2器底端设置加热器3;所述加热器3一侧设置调风阀4且调风阀4一端与加热器3固定连接;所述调风阀4一侧设置液化床5;所述液化床5一侧设置压缩空气入口7;所述压缩空气入口7底端设置输液泵6且输液泵6一端与压缩空气入口7紧密接触;所述液化床5顶端设置离心风机8;所述中效过滤器1一侧设置闭风器12;所述闭风器12一侧设置消音器9且消音器9底端固定设置减震器11;所述减震器11顶端设置引风机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3与中效过滤器1之间通过亚高效过滤器2连接;所述液化床5底端与调风阀4固定连接;所述压缩空气入口7贯穿液化床5内部;所述引风机10底端与减震器11紧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学院,未经黄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14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