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育苗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1416.2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8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苏向宇;吴成远;陈子昌;李国荣;施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7000 云南省临沧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育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育苗床,特别是一种双层育苗床。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代容器育苗技术,已由过去传统的用泥土作为育苗基质和小面积的育苗模式,逐步向轻型基质育苗和集约化、规模化育苗方向转变。由于挖掘大量的泥土作为育苗基质,已造成对环境严重的破坏,并且由于泥土基质较重,造成上山造林困难,同时增加了苗木的运输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不足,并加以了改进,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多层育苗床架[申请号:201010549433.4;申请公布号:CN102461435A],底座通过动支点与弧形支撑架连接,弧形支撑架内设有加强筋,育苗床架有多层设置在弧形支撑架上,育苗床架顶端设有床架耳环Ⅰ和床架耳环Ⅱ,绳索Ⅰ的两端分别与床架耳环Ⅰ和连接环Ⅰ连接,绳索Ⅱ的两端分别与床架耳环Ⅱ和连接环Ⅱ连接。
但上述的育苗床架存在一个问题:育苗床架中每层的高度是固定不动的,且管理者必须借助梯子或其他工具才能对位于高层的育苗进行管理;但由于现有的育苗床一般会比较长,这就使管理者在管理育苗时需要不停的挪动梯子,操作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层育苗床,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管理上床架上的育苗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层育苗床,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床架、蓄水槽、下床架和底板,蓄水槽呈长槽状且该蓄水槽与所述的上床架相固定,下床架通过支架与底板相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槽上沿宽度方向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均垂直固定有一块连接板,每块连接板的下侧面上均具有呈圆柱状凸出的滑动部,所述的底板上具有呈圆筒状凸出的连接部,连接部有两根且位置与滑动部一一对应,每根所述的连接部的两端均分别位于底板的上下两侧,且连接部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每根所述的滑动部均插接在对应的连接部内,且滑动部能沿连接部的轴向滑动,连接部的下端通过管道与一液压泵相连,且滑动部上设有能使该滑动部与连接部保持密封连接的0型密封圈,每根连接部的上端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内插设并固定有呈环状的电磁铁,且电磁铁的电缆线伸出环形凹槽并位于连接部外侧,所述的连接部上固定有能将环形凹槽的槽口密封的密封件,所述的滑动部和连接部均由导磁材料制成。
安装时,底板通过混泥土浇筑在地面上,且连接部的下端埋在地下;电磁铁的电缆线与外部电源相连,并通过一开关来控制电磁铁的得电或失电。蓄水槽用于接住从上床架上漏下的水,避免上床架的水和下床架的水相互融合,对下床架的育苗造成影响。
正常使用时,上床架和下床架上均培育有育苗;液压泵向连接部下端内侧注入液压油,以驱动滑动部上移,从而带动上床架和蓄水槽上移至指定的高度,接着将开关合上使电磁铁得电产生磁性,从而将滑动部更加稳定地定位,以确保本育苗床稳定工作。
当需要对上床架上的育苗进行管理时,先将开关断开使电磁铁失电失去磁性,接着液压泵将连接部内的液压油抽出,此时,滑动部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移,以降低下床架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操作者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既能够对位于上床架上的育苗进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管理上床架上的育苗的方便性。
在上述的双层育苗床中,所述的滑动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呈环状的卡槽,所述的0型密封圈位于卡槽内,且该0型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所述的连接部的内侧壁相抵。
通过设置卡槽对0型密封圈进行定位,以确保0型密封圈的外周面在滑动部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与连接部内侧壁相抵并形成可靠的密封,从而有效避免液压油从滑动部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缝中泄漏出去,使液压油始终对滑动部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本育苗床的工作稳定性。自然,采用“0型密封圈套在滑动部上并通过熔接的方式与滑动部相固定,且0型密封圈的外周面与连接部的内侧壁相抵”这一技术方案通过能够实现提高育苗床工作稳定性的目的。
在上述的双层育苗床中,所述的滑动部的直径与连接部的内径相匹配。
即滑动部的直径略小于连接部的内径,以有效减少滑动部外侧壁和连接部内侧壁之间的间隙,以对滑动部的滑动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从而减少滑动部在下滑时所产生的晃动,以确保上床架能够稳定地上下移动,提高了本育苗床的工作稳定性。同时,采用上述的结构,使0型密封圈在卡槽底壁和连接部内壁的挤压下发生形变,以更为紧密地与连接部的内壁相抵形成较为可靠的密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育苗床的工作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14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树机上的抱刀工作臂
- 下一篇:一种过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