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开收伞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1873.1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2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煌;黄小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花(晋江)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16 | 分类号: | A45B25/16;A45B25/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傅家强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开收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开收伞,尤其是具有防空弹机构的自动开收伞。
背景技术
自动开收伞主要包括可开合的伞架、伸缩式的中棒、设置在中棒上端的上巢、设置在中棒下端的伞头、滑动设置在中棒上的下巢、自动开收机构和防空弹机构,伞架通过上、下巢与中棒连接,中棒包括可伸缩套设的外管、中管和内管,上巢设置在外管上端,伞头设置在内管下端。
自动开收机构具有可在中棒中上下移动的扣头和设置在伞头中用于限制扣头移动的扣件,防空弹机构包括可转动设置在伞头中的棘轮、可摆动地设置在伞头中的棘爪、设置在伞头中使棘爪摆动至与棘轮啮合的弹簧、连接在棘轮与中棒上端之间的拉绳和连接在棘轮上的发条,在棘轮正转时发条被上紧,在发条松开时驱动棘轮反转将拉绳卷储在棘轮的外周面,当扣头被扣件限制时,扣头可推动棘爪与棘轮分离;具体可参照中国专利文献CN101642319公开的一种自动开收伞。
上述棘轮的轮齿形成在棘轮的外周面,而拉绳也是缠绕在棘轮的外周面,为了保证棘爪与扣头的准确配合,棘爪的主体大致与中棒平行相对设置,棘爪要与棘轮的轮齿啮合或分离,则棘爪的摆动轴必须与棘轮的轮轴平行,为了保证第一拉绳能够被棘轮准确卷储,棘轮缠绕拉绳的外周面必须位于中棒下端的正下方,这就要求棘轮形成轮齿的外周面必须避开拉绳而偏离中棒的正下方,导致棘爪需要弯折处理才能使其下端与轮齿啮合,不仅会增加棘轮棘爪的占用空间大,而且影响棘爪的强度和传动精度。
上述棘爪的摆动轴为插销,棘爪上形成供插销穿过的穿孔,伞头中形成有可与穿孔相对的插销孔,装配方式为:使穿孔、插销孔相对准时,将插销插入以实现棘爪的摆动连接,这种装配方式操作困难、装配效率低。
上述扣头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中孔,拉绳穿过扣头的中孔与棘轮连接,当扣头动作时会与拉绳相互影响,造成卡死等问题。
上述棘轮与拉绳的连接方式为,在棘轮上形成上下贯通的穿孔,拉绳一端穿过穿孔后打结固定,这种连接方式操作困难、装配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开收伞,该自动开收伞具有结构紧凑、传动精度高的防空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开收伞,包括可开合的伞架、伸缩式的中棒、设置在中棒上端的上巢、设置在中棒下端的伞头、滑动设置在中棒上的下巢、自动开收机构和防空弹机构;伞架通过上、下巢与中棒连接;自动开收机构具有可在中棒中上下移动的扣头和设置在伞头中用于限制扣头移动的扣件;防空弹机构包括可转动设置在伞头中的棘轮、可相对棘轮摆动地设置在伞头中的棘爪、设置在伞头中使棘爪摆动至与棘轮啮合的弹簧、连接在棘轮与中棒上端之间的第一拉绳和连接在棘轮上的发条,在棘轮正转时发条被上紧,在发条松开时驱动棘轮反转将第一拉绳卷储在棘轮的外周面,当扣头被扣件限制时,扣头可推动棘爪与棘轮分离,其特征在于:棘轮的轮齿形成在棘轮的端面,棘爪的摆动轴与棘轮的轮轴垂直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棘轮设置在所述中棒的正下方,所述棘轮的轮轴与所述中棒相垂直,所述棘爪沿所述棘轮的径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伞头包括设置在所述中棒下端的安装座和套设在安装座外部的壳体,所述安装座设置有侧向开口的轴孔,侧向开口小于轴孔的直径,所述摆动轴固定在所述棘爪上并设置成可在单一角度从侧向开口装入轴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轴为扁平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中棒下端内部套设有扣头导管,扣头导管的外周面形成有向下延伸供所述第一拉绳穿过的让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棘爪设置有可侧向伸入所述中棒中的凸块,所述中棒侧面开设有供凸块伸入的让位孔,当所述扣头被所述扣件限制时,所述扣头可通过凸块推动棘爪与棘轮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棘轮的外周面形成有供所述第一拉绳的打结端部嵌入的定位槽,定位槽侧面形成有打结端部不可穿过的狭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花(晋江)伞业有限公司,未经梅花(晋江)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18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