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电偶马达演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2797.6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0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江东;陈家宝;张波;潘国柱;胡训美;张德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西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237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偶 马达 演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演示实验仪器,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热电偶马达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两种不同的金属导体接成闭合电路时,如果把它的两个接点分别置于温度不同的两个环境中,则电路中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一现象称为塞贝克(Seebeck)效应,这样的电路叫做温差电偶,这种情况下产生电流的电动势叫做温差电动势。例如,铁与铜的冷接头为1℃,热接头处为100℃,则有5.2mV的温差电动势产生。目前在物理演示实验中,通常用温差电磁铁来静态的演示温差电现象,无法动态直观的演示金属温差电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热电偶马达演示装置,可动态直观的演示金属温差电现象,演示方便,效果明显。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热电偶马达演示装置,包括支撑支架、热气流支架、冷气流支架、定位轴、永磁体和多环回路装置,所述多环回路装置包括多个圆环,多个所述圆环相交叉,且所述圆环的外环面位于同一个球面上,每个所述圆环由第一环段和第二环段组成,所述第一环段和第二环段为不同材质的金属材料构成,所述第一环段和第二环段的配合连接的两个结合点在同一纬度上;所述永磁体设于多环回路装置的内部,设于永磁体两端的定位轴对应穿过多环回路装置两端的轴孔,架设于支撑支架上;
所述热气流支架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冷气流支架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分别与同一圆环上的两个结合点相对应,通过第二通孔注入冷气流,通过第三通孔注入热气流,多环回路装置绕定位轴转动,使得环路的两个交接点冷热交替,形成电流,产生磁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永磁体为圆饼形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侧面上相对设有两个第一凹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轴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凹槽配合定位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嵌入所述第一凹槽中。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支撑支架、热气流支架和冷气流支架,所述热气流支架和冷气流支架关于一个所述支撑支架对称。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支架上设有第一通孔,设于永磁体两端的定位轴对应穿过多环回路装置两端的轴孔和两个支撑支架的第一通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支架上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用于定位所述定位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环段的材料为铁,所述第二环段的材料为黄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多环回路装置包括三个圆环,三个所述圆环相交叉,且三个所述圆环的外环面位于同一个球面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多环回路装置上的轴孔的外侧设有滚轮轴承。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电偶马达演示装置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电偶马达演示装置,可动态直观的演示金属温差电现象,演示方便,效果明显。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电偶马达演示装置包括多环回路装置,其中,多环回路装置包括三个圆环,每个圆环包括由两种不同金属制成的第一环段和第二环段,第一环段和第二环段配合连接的两个结合点,通过第二通孔注入冷气流,通过第三通孔注入热气流,使得环路的两个交接点冷热交替,形成电流,产生磁场。多环回路装置绕定位轴转动,使得另一相邻的环路的两结合点再次形成温差,动态直观的演示金属温差电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电偶马达演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永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多环回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永磁体2、第一凹槽21、多环回路装置3、结合点31、滚轮轴承32、第一环段33、第二环段34、定位轴4、第一连接头41、支撑支架5、固定螺栓51、第一通孔52、热气流支架6、第二通孔61、冷气流支架7、第三通孔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西学院,未经皖西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27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折射教学演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英语单词记忆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