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轨道的农业拍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2870.X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9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超;张亚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32;A63H17/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轨道 农业 拍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轨道的农业拍摄系统,包括航拍小车等,属于农业物联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业智能化生产系统、农业物联网技术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目前,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亟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难题是: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做到开放式销售、面向大众化、信息共享化。在中国的偏远地区,如新疆、黑龙江等地区,农作物的销售受到地域的限制,在内地的购买商不能实时有效的判断和共享农产品的生长信息,从而导致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变窄。从现代化农业的角度出发,应结合互联网技术保证销售商和购买商之间信息的联通和共享。
为解决以上存在的技术难题,人们尝试着采用各种方法。结合农业物联网技术,为实现农作物各个生长周期的生长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控,人们也进行了各种探索。如申请号为201410383250.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监控农田作物生长的方法,通过将无人机遥感系统和现代农业的检测技术结合在一起,无需农民下田观察农作物,节省成本和时间。但该技术方案中的无人机造价较高,实现复杂,且大型农场的农作物种类较多,无人机的数量有限且对农产品的针对性较差。从现代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我们希望能实现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内生长状况的多方位实时在线检测和在线观察,以利于农作物更好的生长。从农产品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希望购买商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在线的真实、有效地了解到农产品的生长信息,更好的促进购买商与生产商之间的生产合作交流。
基于上述背景,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的农业拍摄系统,包括多方位拍摄的航拍小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多方位拍摄的航拍小车的农业拍摄系统,能克服现有农业传统化生产作业的技术缺陷,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轨道的农业拍摄系统有两个作用。第一,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农用机械对农作物的生产作业情况进行实时远程检测;第二,将生长成熟的农产品或者农产品各个周期生长状况的记录等信息通过互联网向购买商进行在线、远程、全方位展示。
一种基于轨道的农业拍摄系统包括航拍小车、控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客户界面、农场主界面、轨道。所述的航拍小车包括X向航拍小车、Y向航拍小车、Z向航拍小车;所述的轨道铺设在农田中,所述的轨道包括地面轨道和空中轨道;所述的航拍小车可在地面轨道和空中轨道上移动;所述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航拍小车的位置移动动作、镜头的旋转伸缩以及镜头的切换等动作;所述的网络操作系统用于实现在互联网上对控制系统进行输入命令,从而控制小车;所述的客户界面包括发出请求模块、登陆模块、实操模块、对话模块和交易模块;所述的农场主界面包括处理客户请求模块、授权模块、在线监控模块、导游模块、对话模块和交易模块;所述的客户和农场主可以通过对话模块和交易模块进行在线对话和交易。当客户需要了解农产品信息,对农产品的长势进行在线观看时,首先需要向农场主发出观看请求,当农场主处理请求并授权后,客户可以在线登陆观看系统,当进入观看系统后,客户可选择实操模块,既在线操纵控制系统,调动航拍小车的移动动作,从而进行全方位和特定角度的观察,客户的观看时间和范围由农场主进行限定,当客户在线观看时,农场主可进行在线监控,同时,农场主界面设有导游模块,设有虚拟导游场景,对客户进行农产品介绍并带领客户进行在线观看,当客户观看后即可退出系统。
所述的客户界面的实操模块,包括X向位移操作手柄、Y向位移操作手柄、Z向位移操作手柄、3D虚拟在线导航路线图、放大缩小按钮。在客户实际操作时,在观看区有放大缩小按钮,客户可根据需要进行放大和缩小操作,以更好的了解农产品信息。在观看区的下方有X向位移操作手柄、Y向位移操作手柄、Z向位移操作手柄,通过拖动操作手柄即可实现X向、Y向、Z向的移动观看;在观看区的右边区域设有3D虚拟在线导航路线图,实时3D显示各个航拍小车在整个农场中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28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